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86972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3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1(2015成都一诊)以下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科技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题目信息可知,一是知识分子用于钻研技术的时间,二是学习俄文,三是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说明当时与苏联的关系较好,并且处于社会主义改造前后,A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发出的号召,符合题意信息。B、

2、D两项是80年代提出的,当时不会强调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C项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不可能强调学习俄文。答案A2(2015泰安期末)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A古巴导弹危机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抓住时间“1967年”来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 项错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

3、964年,与材料时间有一定距离,故B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是在195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氢弹的爆炸成功是1967年,与材料时间接近,且原子弹、氢弹属于核技术领域,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皖南八校联考)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

4、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是军事,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故C项错误;更不是发展生产,故D项错误。答案A4(2015唐山模拟)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解析据“1995年”和“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等信息可确定C项正确。答案C 5(2015绍兴质调)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

5、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双百方针。题干信息没有涉及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文艺工作也是不会繁荣的”、“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这一方针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广大人民群众,故C项错

6、误;材料并未提及工农阶级,故D项错误。答案B6(2015广东六校联考)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口号。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项是文革时期;项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项是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故选A项。答案A7(2015黄山质检)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确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

7、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的人口政策。A项贯彻的应是“百家争鸣”的方针;马寅初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建设,B、C两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左”倾路线的纠正,思想的解放,使得马寅初的人口主张重新被重视和肯定。D项正确。答案D8(2015南昌调研)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

8、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解析我国高考录取率到2011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从1977年的录取率到2011 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B项正确;图表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曲折”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图表中1984年和1988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D项错误。答案B9(2

9、015泰州二模)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中国科技成就。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邓小平强调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为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

10、涉及到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从材料“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可知,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可知,邓小平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B10(2015当代中学生报高考押题)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1、目标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解析材料中的“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说明当时中国注重技术教育并注重工人的教育,和当时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当时一五计划方针有关,故选B项。答案B11(2015淮安重点中学质检)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教育。1957年后我国各级学校培养的毕业生140万人,其成就的取得主要是

12、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渐的形成,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B、C、D三项与材料时间明显不符。答案A12(2015德阳二诊)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A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C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A项错误;“

13、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指示,有利于学术的繁荣,B项正确;毛泽东的历史阶段划分已经不被使用,C项错误;革命史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答案 B13(2015汕头期末)儿童教育的发展历程能够客观的反映某些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的教育方法是讲求民主和教育个别化;雅典的教育虽然民主,但雅典社会却有重男轻女的习俗,以至于很不重视女子的教育。摘编自幼儿教育课程模式之理论发展材料二卢梭认为儿童是分阶段发展的,他从儿童的独特视角提出了自然人概念。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教育”就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

14、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摘编自甘忠梅卢梭爱弥儿中的全新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三我国某时期的幼儿园暂行规程(下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雅典儿童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3)阅读材料三,推断该史料可能出自哪一时期?概括指出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解析第(1)问,依据“讲求民主和教育个别化”、“雅典社会却有重男轻女的习俗,以至于很不重视女子的教育”等信息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即可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难得出;第二小问,从材料二信息中即可概括。答案(1)注重民主;重视个性培养;不重视女子教育,重男轻女。(2)思想:归于自然、遵从天性。背景: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专制思想渗透到教育领域;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旧有的儿童教育阻碍社会进步;文化上,天主教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启蒙运动反对封建教育制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人文主义思潮传播,使人们更注重对儿童个性的塑造。(3)时期:过渡时期。信息: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或新中国成立);政治氛围浓厚;处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