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86953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方略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酶&amp#183;ATP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第1讲酶ATP,课标领航,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目录,考点串讲深度剖析,命题热点把脉高考,知能演练轻松夺冠,一、常见酶及其作用举例,二、有关酶的实验探究思路分析 1探究某种酶的本质 2验证酶的专一性 结论: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蔗糖水解,酶具有专一性。,3验证酶的高效性 结论: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 4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或pH,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分析 (1)温度和pH 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温度(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2、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没有改变酶分子的活性。,三、ATP的来源、去路及能量代谢过程的归纳 1来源 2去路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专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从而实现了ATP中活跃化学能向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转化. (2)细胞呼吸三个阶段所产生的ATP均可作为细胞的能量通货,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3生物界中能量代谢过程 (1)光能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

3、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只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将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 (3)光能进入生物群落后,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有机物中,以有机物为载体通过食物链而流动。 (4)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不能重复利用。,(2011年高考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

4、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酶在酶促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供能量,B项错误。胰蛋白酶可分解动物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从而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项正确。DNA连接酶可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D项错误。 【答案】C,(2012年高考北京卷)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解析】在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结果产生ATP和H;蓝藻(蓝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等,其

5、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上也会产生暗反应所需的ATP和H;而选项C中的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ATP不属于蛋白质和脂质,因此内质网的膜与ATP合成无关。 【答案】C,【探规寻律】ATP与能量代谢,(2011年高考全国卷)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解析】(1)脂肪酶的活性以其单位时间内分解脂肪量为指标,因酶需要适宜的pH,故应加入缓冲溶液。(2)该酶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要测定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般采用预实验,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对比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若不能测出峰值,则需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 【答案】(1)脂肪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