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18447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3(十二)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第1节(12.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高二年级生物导学提纲选修3(十二)选修班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 1 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班级: _学号: _姓名: _执笔人:张纪琴审核人:侍东升核对人:朱春霞【学习目标 】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2举例说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学习重点 】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依据进行辨析和讨论。【学习难点 】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

2、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学习过程 】A自主学习一、转基因成果1微生物方面(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_ 。(2)使用 _,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_。2转基因动物方面(1)在培育 _ 、_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2)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 )变成 _,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_ 或人类所需要的_ 。3转基因植物方面(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_、 _ 、抗除草剂、_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

3、,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四个国家分别是 _ 、 _、 _和 _,其中以种植_ 最多,其次是 _和 _。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 、 _以及_ 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2) 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_ 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 _ _ 的部位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内容(1) 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反对“实质性等同” ,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_,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 ,因为转基因植物的DNA 经过重组

4、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担心 _ 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_ 或_的权益。不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_,而不是 _;多环节、严谨 _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但是科学家的_ 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若干年来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_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2)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

5、全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_;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为具有某些特殊性状成为“_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_或 _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_;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 _”。不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_;转基因农作物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 _等条件,以及配套的_ ;由于存在 _ ,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许多农作物花粉的_ 和_ 是有限的。(3) 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

6、DNA 组合在一起,转移到某种生物中,势力会打破_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_和 _,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组1名校名 推荐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_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可能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_ ;某些_或 _会通过 _的传递进入其他动物或人体内。不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转 基 因 生 物 不 会 改 变 生 物 原 有 的 _ ; 种 植 转 基 因 抗 虫 作 物 可 以 减 少_ ;种植抗除草剂作物,既可以使农田管理容易,又保护了 _。特别提醒:转基因生物导入外源基因,在生存、竞争能力等方面优于自然界中现存生物,类似于外来物

7、种,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所以要提高警惕。重难点突破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1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所构成的潜在的风险与威胁。2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导入的外源基因及其产物对受体生物是否有不利影响;二是有关转基因生物释放或使用带来的生态学上的安全性;三是转基因生物在食品、饲料和其他消费领域的安全性。即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三方面。二、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

8、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三、转基因生物与安全1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两种观点的比较如表:观点存在安全问题不存在安全问题对食物安全检测不全面“实质性等同”只是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可能出现滞后效应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论据可能出现新的过敏源科学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营养成分可能改变至今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1)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

9、坏生态系统的结构。比如,外来的植物疯长,可以对本地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的结构比例造成严重影响。(2)外来物种在新的生态系统中,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营养或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形成大面积单优势种群等方式,直接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加速某些生活力较弱的物种的消失。即入侵的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3) 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后,作为掠夺者、寄生者或病原体,会使受害者和寄主的数量发生变化。尤其是外来物种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往往会对当地的农业或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害,即所谓的爆发生物灾害。(4) 有些外来植物产生的花粉,是当地居民从未接触过的物质, 从而可能成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新过敏源。

10、比如,日本引种的杉树,大面积栽种后,杉树产生的花粉已经成了日本人产生过敏反应的重要过敏源。B典型例题【例 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A 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源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 C题眼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思考点是: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隐患的几个方面的理解。转基因生物引发食物安全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的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

11、。因此A 、 B、 D 三项都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只有 C 项不是,它是基因在制药方面的应用。类题解法揭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的准确理解和应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有三个方面: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D反馈矫正1下列成就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 番茄一马铃薯新物种B高产的青霉素菌株C将 C4 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C3 植物细胞内D能进行生物固氮的酵母菌品种2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3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2名校名 推荐C转基因生物引发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