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518210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挂职工作总结5篇(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挂职工作总结5篇 【篇一】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于20xx年5月初赴xx省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职主任助理,和当地干部共同经历了三个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xx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也激发了我对武功发展诸多感触,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xx县基本情况 (一)对xx县基本情况的了解 xx县为“千年古县,状元故里”,地处闽南地区,属xx市管辖,为“厦漳泉”经济区的“金三角”地带,东距xx40公里,南距xx17公里,全县人口20万,土地面积900平方公里,下辖9个乡镇(场、区),76个行政村(作业区、居委会)。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67.15亿元,增长11.6%;规模工业总产值358.

2、74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38.28亿元,增长18%;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增长4.3%;公共财政收入20.01亿元,增长11.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84亿元,增长8.4%;出口总值完成7.34亿美元,增长13.8%,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0.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48亿元,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4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1元,增长10.9%。 (二)xx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 xx县是xx全省唯一连续八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的称号;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县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

3、园林县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等1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初步建成后坊村“五古丰登”、上蔡村慢客生活等一批美丽乡村典型。xx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xx省唯一的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入选亚太经合组织低碳示范城镇。xx县也是xx省5个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县份之一,目前正在加快推进28项创建工作。 (三)经济发展的名片xx省xx经济开发区 xx省xx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是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第一批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也是xx市11个省级重点开发区之一,总面积22平方公里,规划工业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全区注册落户企业310多家,投产企业250多家,规模企业95家,

4、20xx年财政收入6.25亿元,初步形成了文体用品、光电照明、机械制造、超细纤维、卫浴洁具等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已成为xx县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20xx年被列为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55个试点之一,是xx省唯一获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二、xx经济发展之路正视现实、配角定位 曾经有专家坦言,xx之于xx,亦如“昆山之于上海”,在对接xx特区中,从农业、工业、旅游等方面,倾力发展“配角经济”。 (一)理清发展思路,农业先行先试 在上世纪90年代初,xx对接xx是一种单一、底层次的被动对接阶段,仅停留在简单的结对帮扶层面。90年代后期,xx县审时度势,先后提出了“走外引内联、对接xx特区、发展郊区型

5、经济之路”;1995年提出的“为xx建立菜篮子基地”,农业上的“先行”实质性对接,让xx坚定了对接xx的信心和决心,更是积累了相关的做法和经验。这一阶段,做“xx菜篮子基地”,成为xx对接xx最为活络的因素,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在此当中,工业产业对接的“因子”,乃至随后的旅游产业对接,也渐渐孕育成长。 (二)确定发展重点,工业项目全面对接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xx年,xx对接xx则进入实质性的主动对接阶段,xx主动参与xx湾经济区的产业分工,承接xx产业梯次转移,对接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实质性成效;20xx年,xx进一步把“对接xx”与工业强县、项目带动一起,列为xx县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

6、之一,全力以赴一以贯之,xx发展步入提升的全新阶段,两地政府、民间的对接,也进入全面提升、融合的新阶段。 2000年xx县财政收入为7000万元,之前为典型的农业大县,2001年10月份开始提出“大干工业”,十年后的20xx年财政收入猛增至7亿元,时至20xx年财政收入完成20亿元,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地方财政稳定提供了基础保障。 目前xx县外来企业,50%以上为xx“血统”企业,它们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形成了“脑部”在xx、“躯干”在xx的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的关系,xx成为xx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而xx也成为xx发展的广阔“基地”。 (三)对接xx全面融入,旅游后发惊艳 2004年11月,

7、xx在紧邻xx的马洋溪流域,挂牌成立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着力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对接xx,以自身特有的生态、资源等优势,成为xx滨海型旅游产业有益的延伸补充。xx与xx俨如“同城”,必将成为xx市民工作之余的生活“卧城”,亦即“工作在xx、生活在xx”。 xx三产全面对接xx着力发展“配角经济”,让xx在经历量变之后,也随之产生了“蝶变”效应。 三、如此成绩如何取得? xx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优异成绩,取决于他的诸多优势: 1、优越的区位优势助推工业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海运便利条件,公路网密集度位居xx省首位,地处厦漳泉经济“金三角”地带,工业门类齐全,分工精细。 2、优

8、秀的文化传承助推旅游业发展。“千年古县,状元故里”xx县创立于公元955年,明代状元林震曾主持编修明实录。近年来,xx县依托文化、资源、生态优势,主抓的“醉美”乡村“五谷丰登”任你游等项目倍受青睐,景区突出古村、古桥、古厝、古庙、古琴“五古丰登”的独特性乡村风情风貌。 3、雷厉风行的干部作风是干事创业的关键因素。(1)敬业。在xx县干部职工中有一句口号叫做“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这是现在人性化的工作口号,工业发展的初期口号是“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工作全方位服务企业已成为干部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不需要外部因素的提醒督促。(2)执行力。每一项工作任务只要是文件或方案下发后无需过多

9、协调,无条件执行是应当也是必须。 四、如何正确的学习和借鉴xx的宝贵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如何正确的学习和借鉴xx经验,我认为:成功不可复制,但是经验可以借鉴。 我们武功县地处中国大陆版图中心,有着优越的公路、铁路运输便利条件,毗邻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人才科技优势,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我们的宝贵财富和优势与xx县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但说起杨凌始终令我们爱与哀愁交织,行政隶属的历次变更总令我们无法抹去“武功县最大的人民公社”的留恋。对接杨凌,大力实施“武杨一体化”应该是当前也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必须“笃定、坚持、坚决”,这样才不会使我们一再错失

10、发展的机遇。毗邻杨凌造就了我县经济发展的从属与配角地位,对于这种现实我们只有欣然接受并迅速融合,才能大力快速全方位发展,在发展中寻求突破与创新。 (一)立足县情,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1、紧密依托毗邻杨凌的区位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杂果种植和农产品加工项目。一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产业发展“151556521”工程,做大做强猕猴桃、苗木花卉、设施蔬菜等主导产业,不断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实现主导产业培育、农民持续增收新突破。二是加速推进产业规模化经营。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海鋈皇嘉高新农业示范园、绿色

11、循环农业经济园、贞元新硕猕猴桃示范园等园区建设,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猕猴桃、苗木花卉等产业发展。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抢抓xx省农产品加工贸易示范园区建设机遇,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产业化有机融合,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武杨战略合作,全力推动一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互利共赢。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工业基础,强化稳定性税源培植,不断充实地方财政。一是抢抓机遇,认真谋划。抢抓“一带一路”、共建大西安、关中城市群建设等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切实围绕主导产业,以园区为载体,找准对接点和结合点,积极谋划一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升城区品

12、位、美化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民计的好项目、大项目。二是畅通渠道,积极争取。充分借助人脉资源优势,把争项目、争资金与争政策结合起来,着眼长远、持续衔接,全力跟进,加大洽谈力度,力争早日签约。三是优化服务,助推发展。严格落实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健全联合审批制、限时办结制,开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展现武功政务服务新形象。 3、建好电商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一是创优环境,加大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力度。通过免费为入驻电商企业注册、提供办公场所、货源信息、人员培训等政策,进一步扶持电商企业发展。二是产业引领,发展涉农电商。从“买西北、卖全国”模式,精心做好锅盔、麻花、烧鸡、

13、食醋、挂面、制刷等农副产品的策划包装,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三是加大培训,培育新型人才。加强与淘宝大学的合作,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举办培训班,加快武功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建设,助推电子商务全面发展。 4、深挖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立体化推介打造武功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积极发展农耕文化旅游。武功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后稷“教稼台”、“报本寺塔”为代表的“武功八景”远近闻名。我们要进一步依托旅游资源优势,长远规划,健全完善苏武纪念馆、城隍庙广场、民俗特色街区、漆水河景观水系等景区规划,巩固武功镇3万亩整镇连片推进现代粮食基地建设项目,助推农耕文化历史古镇发展建设,鼓励发展特色农家乐,打造“人文武功

14、、大爱之都”文化旅游品牌。 5、依托渭河堤防工程,大力发展绿荫碧水生态旅游。渭河堤坝工程建设属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要不断完善设施配套,大力改善环境卫生面貌,为旅游休闲提供必须的环境保障。同时加速大地园林化进程,全力争创全省绿化模范城市,扎实做好“千里绿色长廊”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示范集镇、环境优美村庄创建活动,为广大居民提供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二)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如果没有激情,人只是工作的机器,只会盯着工作量,不会思考,不会去想怎么把事情干得更好,把工作效率提高,实事也不一定能干好,好事也不一定能办实。那么要激发干部的干

15、事创业激情,我想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端正工作态度,从根本上改变慵懒消极的想法。一要思想上要重视。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牢记为民、为企业、为项目服务理念,对照先进典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二要充满正能量。要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和“好干部”标准,使我们广大干部不断传递正能量,接地气,热心工作,无私奉献,展现个人魅力,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要有担当意识。我们只有牢固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的理念,以尽责为荣,以失责为耻,遇事主动承担,少讲条件,多想办法,武功才可能赶超崛起、后来居上。 2、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忧患意识。一是健全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有效保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新常态。二是严格奖罚。制定严格的奖罚办法,完善考核机制,对工作能力强,肯干事、敢担当的好干部给予奖励,激发工作干劲;对不思进取,工作成效差的干部给予批评惩罚,增强忧患意识。三是树立典型。要经常组织干部学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组织业务技能大赛活动等,多以身边典型多作正面宣传,树立良好形象,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尚,激发工作活力。 3、进一步规范部门和乡镇的良好互动工作格局。要坚决扭转利益在部门,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