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23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80791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2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2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2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23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教案23 新人教版选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教学目的 1.了解泡菜制作的原理、方法,尝试制作泡菜; 2.了解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及测定其含量的原理,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二、教学重点 制作泡菜并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三、教学难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课题背景入手,介绍泡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腌制食品。泡菜是怎样腌制的呢?在腌制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对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泡菜的制作泡菜制作是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兼有蛋白质分解的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冷加工方法,对蔬菜的营养成分、色香味等的保存十分

2、有利。千百年来,泡菜不但以其酸鲜纯正、嫩脆芳香、清爽可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吸引众多食客,还因其开胃口、促消化、解荤腥、增强食欲的功效为世人所乐意接受。泡菜的制作工艺如下:选料预处理配制调料泡制泡菜的制作看上去很简单,但要泡出色香味俱佳、营养卫生的泡菜,应该掌握原料性质,注意选择容器、制备盐水、搭配调料、装坛等技术。如调料是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泡菜坛的选择亦关乎泡菜的制作成败。教师组织学生看教材中的实验流程示意图,结合所给的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试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乳酸菌的其他实例。2.在四川,人们用的是一种坛口突起,坛口周围有一圈凹形托盘(即水槽,可盛水),扣上碗可以密封的坛子。制作泡菜的坛子

3、必须密封,试说明其道理。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4.试讨论泡制泡菜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原因。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测定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如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呢?学生通过看课本,掌握测定亚硝酸盐的一般流程,及在测定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计算思考:1.在配制溶液时,所配制的各种溶液的作用是什么?2.如何制备标准显色液?3.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步骤是怎样的?结果分析及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依据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我们对三坛泡菜分别在腌制过程中的第3 天、第5天、第7 天、第9 天、第11

4、天和第13 天分别对食盐浓度为4%、6%、8%的泡菜做了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经过多次实验检测,我们得到以下数据:实验结果与分析: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如下。从曲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刚刚开始的时候都处于上升趋势,在5 d或7 d的时候会达到一个最高值,之后就会慢慢下降,在发酵时间达到13 d左右的时候下降到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数值,达到平稳状态。同学们相互交流评价各自的作品并进行如下讨论:1.泡菜的腌制是否成功?色泽口味如何?2.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否符合卫生标准。3.随着泡菜时间的延长,三只泡菜坛内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趋势如何?能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吗?4.如何改进泡菜制作的方法。五、课后反思(略)w.w.w.g.k.x.x.c.o.m -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