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180003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生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2885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 第 9 页幼儿园生活活动保教一体化常规要求及指导要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由此可见,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蕴含

2、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元素。它具有基础性、独特性、真实性以及多发性等特点,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具体甚至琐碎的,幼儿生活能力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引导和帮助,需要教师有专心、耐心、恒心和爱心。更需要老师们对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充分的挖掘,科学的施教,真正使生活活动成为全面增强幼儿生活能力、促进幼儿生命成长的教育环节。项目目标指导要点注意事项1、入园1、 喜欢教师和同伴,愿意上幼儿园,心情愉快,保持良好精神状态;2、 能够带齐所需要的生活、学习用品,懂得不带危险品入园;3、 能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家人再见,会使用礼貌用语;4、 愿意接受

3、晨检,懂得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保健医生或老师;5、 有独立脱衣服、换鞋子、收拾物品等自我服务的意识和初步的能力,体验自信和快乐;6、 学做值日生,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有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1、 热切接待家长和幼儿,主动问好并以鼓励的口吻评价幼儿的细微变化,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对自己的喜爱;2、 利用“心情卡”、“小粘贴”等多种方式安抚并疏导个别幼儿的不良情绪;3、 引导幼儿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鼓励其尝试排解不良情绪,懂得并关注同伴情绪;4、 设置“小值日生”的工作,并引导幼儿自己创设值日生专栏,指导值日生做好区域材料整理、气象日志记录、环境清理及照顾动植物等工作;5、 做好晨间活动

4、计划并创造性的组织新闻播报、晨练、分享等晨间活动;6、 开展“小小接待员”的活动,让幼儿轮流承担晨间接待的任务,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热情问好,吸引幼儿愉快入园;7、 设置“入园名次序列表”,引导幼儿按入园先后顺序插名次卡,鼓励那些晚来的幼儿按时入园,不迟到不拖沓。8、 在衣帽间、更衣室、教室门口等的地面、墙面、橱子上张贴图示或标志,如叠衣服的流程图、鞋子摆放的标示等,引导幼儿正确收拾物品,形成独立意识和能力。1、对待新生入园环节中出现的分离焦虑、不愿意上幼儿园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幼儿尽快摆脱分离焦虑,使幼儿对幼儿园和教师、同伴产生亲近感和安全感,能够愉快入园:1) 教师提前半月进行家访

5、,全面了解幼儿与家长的基本情况,增进感情和亲近感;2) 组织形式多样的亲子试园活动,请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参加,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个性特点,并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节和同伴;3) 召开新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各种表现和原因,教给家长正确方法以及如何配合园方做好入园工作。4) 新生入园时,老师抱一抱、哄一哄、亲一亲、说一说等,安抚幼儿情绪。2、对待中大班幼儿入园环节中值日生出现的任务意识差、技能欠缺等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幼儿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建立基本的任务意识,更好的完成入园准备工作:1) 利用适宜有趣的环境和材料,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值日生工作。如开辟“今天我值日”的专栏

6、,每人自制值日生名片。设置“扫地”、“擦桌子”的方法步骤图示;创编相关值日生工作的儿歌;2) 开展“值日小明星”评选活动,引导幼儿对值日生进行评价,学会赞美别人,对值日生劳动表示感谢,并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2、盥洗1. 懂得盥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盥洗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参与。2. 掌握洗手、洗脸、漱口和梳头的正确方法。(1) 洗手环节:学习六部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不湿衣袖、不玩水、节约用水;知道洗手的好处,饭前、便后、手脏时能及时洗手;养成认真有序洗手的良好习惯。(2) 漱口环节:知道漱口能清洁口腔;坚持并能用鼓漱的方法漱口。(3) 洗脸环节: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7、不湿衣袖、衣襟,不玩水。(4) 梳头环节:学习梳头的基本方法;并在梳头后整理梳子和地面;并在梳头前后洗净双手。3. 培养形成良好的盥洗习惯。1. 教育形式生动多样:(1) 准备色彩不同、大小适宜、形状各异的肥皂,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洗手活动。(2) 参与幼儿洗手活动过程,和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用六步洗手法洗手,增强幼儿洗手活动的趣味性。(3) 通过故事、儿歌等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主动洗手。(4) 引导幼儿认识梳子和镜子,激发幼儿对梳头的兴趣。2. 盥洗环境安全和谐:(1) 组织幼儿合理分组,有序洗脸、洗手、饮水、梳头,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2)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能

8、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接水要接半杯,接水后要端平水杯,防止溅湿地板二滑到摔伤。(3) 关注幼儿洗手、洗脸和漱口的过程,发现有打闹、玩水等情况,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4) 为幼儿准备专用的毛巾、水杯和梳子,对幼儿使用的洗手池、毛巾、水杯、梳子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3. 行为强化很重要:(1) 指导幼儿轻轻打开水龙头,调至合适的位置,保持水流柔和,对搓洗不仔细、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2) 通过有趣的漱口儿歌引导幼儿用鼓漱法进行漱口。提醒幼儿将漱口水含在嘴里3-5次,在轻轻吐进水池中,不要把水咽进肚里。(3) 鼓励短发幼儿照

9、着镜子自己尝试梳理头发,学习正确的方法,右手五指弯曲握住梳子柄,使梳齿朝下,结束后,将掉落在肩部、地上及残留在梳子上的头发放进垃圾桶,并把梳子刷洗干净。4. 榜样作用不可忽视:采用语言鼓励、同伴示范、环境暗示等方式,促进幼儿良好关系习惯的养成。1. 洗手环节:针对幼儿不专心、贪玩,经常弄湿衣袖、地面,不会控制水流大小,洗手方法不正确等问题,教师应(1) 利用幼儿求知欲强、喜欢探究的特点,教师可通过感知讨论、有趣儿歌、生动讲解等游戏方式,让幼儿懂得即使手看上去不脏也要在饭前便后洗手的原因,进而激发幼儿主动洗手的意愿。(2) 幼儿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获得的感悟更加深刻,教师可以通过拍摄幼儿自己洗手的步

10、骤和过程,引导幼儿发现存在的问题,学习正确的盥洗方法。(3) 通过讨论制定盥洗室的相关规则,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不宜行为,并引导幼儿将自己制定的规则张贴,鼓励幼儿认真遵守,互相提醒。(4) 开展“今天我值日”等活动,树立洗手方法准确、遵守纪律的典范,通过表扬激励,体验养成好习惯的成就感。2. 洗脸环节:许多幼儿的没有掌握正确的洗脸和擦脸的方法,洗的过程“轻描淡写”,擦的时候敷衍了事。教师应借助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熟知洗脸的步骤,并边说边做,巩固强化。3. 漱口环节:针对幼儿不会用正确方法漱口,部分幼儿不愿意漱口,有的幼儿贪图玩耍、敷衍了事等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干预。(1) 参与体验

11、。教师应不断变化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内区里,让幼儿在参与体验中直观感受到”饭后漱口”对牙齿生长、口腔健康的意义,理解漱口的重要作用,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需和自觉的行动。(2) 游戏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是敏感好奇的,清澈透明的水流变化无情,对幼儿当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在及时提醒幼儿认真漱口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满足幼儿的游戏愿望。教师可以在科学区域投放玩水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4. 梳头环节:幼儿在梳头环节中可能出现不会正确使用梳子,没有整理仪容的意识等问题,教师应通过创编有趣的童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示范讲解等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梳头习惯。3、进餐1. 懂得进餐时情绪愉快对身体

12、健康有益,能安静愉快地进餐,乐意自己吃饭。 2. 知道进餐前要洗干净手。3. 正确使用餐具,学习掌握吃多种食物的技能,逐步做到独立进餐。4. 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识,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知道均衡膳食对身体有益;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吃饱吃好。5. 养成良好文明的进餐习惯,做到细嚼慢咽,吃饭不发出较大声音,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餐后有序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做到餐后擦嘴、洗手以及漱口。1. 进餐前的良好氛围、进餐环境的洁净优雅,会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心情,是愉悦进餐的前提。(1) 餐前15分钟教师带领值日生做好桌面清洁、消毒工作。(2) 指导幼儿自主有序地做好餐前如厕和洗手。(3)

13、 鼓励幼儿分发餐具,注意摆放整齐、轻拿轻放。(4) 通过教师讲解、同伴介绍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饭餐的营养,激发幼儿进餐的欲望。(5)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进食的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要放在安全处,避免幼儿靠近,发生烫伤。2. 进餐中,教师亲切、具体、适时的指导,在帮助幼儿习得进餐技能的同时,让幼儿吃放饭、吃好饭、吃得舒服。(1) 盛饭要适量,提醒幼儿有序端取饭菜,安静进食,对挑食、偏食以及暴食的个别幼儿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2) 观察幼儿的反应,鼓励幼儿身体不适时主动告诉教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幼儿进餐量。(3) 指导幼儿正确的操作方法,如怎样吃鱼、怎样正确的使用餐具等。(4)

14、 引导幼儿养成细嚼慢咽、安静进餐、不剩饭、不暴饮暴食等良好进餐习惯。(5) 与家长协调一致,帮助肥胖幼儿适当控制进食量,调整食物结构。3. 餐后的整理、盥洗是幼儿形成健康进餐习惯的重要环节。(1) 引导幼儿学习掌握饭后擦嘴、洗手、漱口的正确方法。(2) 引导鼓励幼儿主动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3) 营造安静的环境,提醒幼儿餐后自主选择安静的区域环境。(4) 组织幼儿餐后散步、户外观察和自由活动。1. 小班幼儿进餐活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小肌肉群发展相对较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加强联系。(1) 教师可通过设置半封闭、有幼儿家人照片、放置幼儿依恋物的进餐环境,给幼儿亲切感。通过喊幼儿乳名、帮助

15、幼儿进餐,让幼儿感受妈妈一样的温暖、温馨。(2) 运用短小有趣、朗朗上口的儿歌,趣味十足的游戏,配合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在真是场景中不断习得进餐技能。(3) 幼儿不爱吃的食物,自己动手做一做,不但能愉悦身心,满足爱动的特点,而且会产生对这些食物的兴趣。因此,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开设小厨房,通过教师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行为引导,带领幼儿亲自参与食物制作活动,增加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改善幼儿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4) 健康的饮食习惯需要不断地巩固练习,教师要在进餐时不断提醒,通过饶有趣味的故事、形象的图片以及进餐时的不断提示,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2. 中、大班幼儿的情绪相对稳定,他们的进餐技能明显提高,是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1) 中、大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初步建立,有能力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付诸于行动。因此,教师可通过自主协商、共同探讨等方式聚焦大家的意见已达成共识,并反过来来用于幼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