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175277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精编版(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9/17,1,安全系统工程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2020/9/17,2,第二章 系统安全分析,2020/9/17,3,Safety Check List,SCL,2.1 安全检查表,2020/9/17,4,2.1 安全检查表 2.1.1安全检查表的介绍 1检查表的定义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 2检查表的功用 1)突出重点,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2)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 3)是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有效方式; 4)可

2、作为安全检查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2020/9/17,5,3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1)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 (2)厂级安全检查表 (3)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4)专业用安全检查表 按其检查的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等。 按照检查的方式可分为定期检查、连续检查、突击检查、特种检查等。 按照检查的手段又可分为仪器测量、照相摄影、肉眼观察、口头询问等。,2020/9/17,6,4安全检查表的特点 1)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 2)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 3)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 4)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

3、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 5)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对改进措施的要求,并进行检验 6)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7)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可以半定量 8)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 设计阶段的预先评价,2020/9/17,7,2.1.2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1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事故案例和行业经验。 (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4)有关研究成果。 2安全检查表的格式,表2-1 安全检查表,2020/9/17,8,3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程序,图2-1

4、安全检查表编制程序框图,2020/9/17,9,4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1.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 2.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应规定检查方法,并有合格标准; 3.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的; 4.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 5.应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结合进行;,2020/9/17,10,2.1.3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要求 1防止人受到伤害的安全检查的内容 (1)厂址选择。 (2)建筑物。 (3)操作地点。 (4)厂区。 2防止装置和设备发生事故的安全检查内容 (1)原料。

5、(2)反应。 (3)装置。 (4)仪表。 (5)操作。 (6)公用工程。 (7)平面布置。,2020/9/17,11,第11页,几种典型的安全检查表,提问型安全检查表,半定量打分法的安全检查表,2020/9/17,12,案例分析,1.矿山企业综合检查表,见书P48 2.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 3 消防检查表,2020/9/17,13,安全检查表举例(气柜安全评价检查表),2020/9/17,14,2020/9/17,15,消防检查表,2020/9/17,21,小结,目的: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从设计、建设一直到生产各个阶段 使用方法: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人员协同编制, 经常使用 资料准备

6、:有关规范、标准 人力、时间:最经济 效果:定性,辨识危险性并使系统保持与标准规 定一致,第21页,2020/9/17,22,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优点,第22页,2020/9/17,23,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2.2预先危险性分析,2020/9/17,24,2.2预先

7、危险性分析 2.2.1基本含义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记为PHA),又称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一概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2020/9/17,25,分析的目的 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2020/9/17,26,2.1.1分析内容

8、与其优点 1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内容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及贮运; (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 (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 (6)环境条件; (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2020/9/17,27,2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主要优点 (1)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可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降低或控制危害,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损失。 (2)对系统开发、初步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做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指导方针。 (3)分析

9、结果可为制定标准、规范和技术文献提供必要的资料。 (4)根据分析结果可编制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安全,并可作为安全教育的材料。,2020/9/17,28,图2-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程序,2.2.3分析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的一般步骤,2020/9/17,29,2预先危险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 (2)对系统进行分解,按系统、子系统、系统元一步一步地进行。突出重点,防止漏项; (3)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试析,准确分析出危险因素。同时注意突出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4)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事先准备一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202

10、0/9/17,30,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能源,在正常情况下,能量通过做有用功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其能量平衡式为: 输入能=有用功(做功能)+正常耗损能 但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其能量平衡式为: 输入能=有用功+正常耗损能+逸散能 能够转化为破坏能力的能量有:电能、原子能、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热能和热辐射、声能、化学能等。另一种表示破坏能量的因素及事件也可作为参考:加速度、污染、化学反应、腐蚀、电(电击、电感、电热、电源故障等)、爆炸、火灾、热和温度(高温、低温、温度变化)、振动与噪声等。,2.2.4危险性辨识,2020/9/17,31,一般说来,能量失控情况可分为两种模式:物理模式和化学模式。,1

11、物理模式 物理能可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1)物理爆炸(2)锅炉爆炸(3)机械失控(4)电气失控(5)其他物理能量失控 2化学模式 主要表现为:(1)直接火灾(2)间接火灾(3)自动反应,3. 有害因素 很多化学物质如氰化物、氯气、光气、氨、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的毒害,2020/9/17,32,4外力因素 外力系指受到外界爆炸而产生的冲击波、爆炸碎片的袭击等和地震、洪水、雷击、飓风等自然现象 5.人的因素 在人机系统中,人子系统比机械子系统可靠性低很多。因为人具有自由性,再加上构成劳动集体的每个成员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特征不同,易受环境条件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

12、,从而造成误操作 6环境因素 在生产现场,除机器设备能构成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外,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具以及工业废弃物等,如放置不当也会造成不安全状态,2020/9/17,33,2.2.5危险性等级划分与确定 1危险性等级的划分 在危险性查出之后,应对其划分等级,排列出危险因素的先后次序和重点,以便分别处理。由于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的起因和条件不同,因此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仅能作为定性评价,其等级如下,如表2-6所示。,表2-6 危险等级分布表,2020/9/17,34,2危险性等级的确定方法 矩阵比较法,其基本思路是:如有很多大小差不多的圆球放在一起,很难一下分出哪

13、个最大,哪个次之。若将它们一对一比较,则较易判明。 具体方法是列出矩阵表。设某系统共有6个危险因素需要进行等级判别,可分别用字母A、B、C、D、E、F代表,画出一个如图 2-5(a)所示的方阵。 按方阵图中顺序,比较每一列因素的严重性,用“”号表示在列里严重、在行里不严重的因素。有时候为了分得细一些,也可在方阵图中增加一个“1”符号,以它代表严重性的1/2,如图2-5(b)所示,在两者有关的行和列各画一个“1”符号。,2020/9/17,35,图2-5 危险因素严重程度比较矩阵表,1.图2-5a中,6个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次序是:E、A、B、C、F、D。其中因素A、B、C具有同等的严重性 2. 6

14、个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次序是:E、C、A、B、F、D,2020/9/17,36,2.2.6危险性控制 采取预防措施的原则首先是采取直接措施,即从危险源(或起因)着手。其次,则是间接措施,如隔离、个人防护等。其主要方法如下。,1.直接措施: (1)限制能量或采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如限速装置、低电压设备、安全设备,限制生产能量等。 (2)防止能量外泄,如自动温度调节器、保险丝、气体检测器、地面装卸作业、锐利工具等。 (3)防止能量散逸,如放射性物质的铅储器、绝缘材料、安全带等。,2020/9/17,37,2.间接措施 (1)在能量的放出路线上和放出的时间上采取措施,如排尘装置、安全禁止标志、防护性

15、接地、安全连锁装置等。 (2)能量放出缓冲装置,如爆炸板、安全阀、保险带、冲击吸收装置等。 (3)在能量源上采取防护措施,如防护罩、喷水灭火装置、禁入栅栏、防火墙等。 (4)在能量和人与物之间设立防护措施,如玻璃视镜、过滤器、防噪声装置等。 (5)对人体采取防护措施,如防尘眼镜、安全靴、头盔、手套、呼吸器、防护用具等。 (6)提高耐受能力,选用适应性强的人和耐久性材料。 (7)降低损害程度的措施,如紧急冲浴设备、配置低放射线、救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2020/9/17,38,1防止能量的破坏性作用 (1)限制能量的集中与蓄积 (2)控制能量的释放 1)防止能量的逸散。 2)延缓能量释放。 3)

16、另辟能量释放渠道。 (3)隔离能量 1)在能源上采取措施。 2)在能源和人与物之间设防护屏障。 3)设置安全区、安全标志等。 (4)其他措施 为提高防护标准,可采用双重绝缘工具、低压电回路、连续监测和遥控等,为提高耐受能力,可挑选适应性强的人员以及选用耐高温、高寒和高强度材料。,2020/9/17,39,2降低损失程度的措施 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如设紧急冲浴设备、采用快速救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 3防止人的失误 创造安全性较强的工作条件,设备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重复操作频率大的工作应用机械代替手工,变手工操作为自动控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教育。,2020/9/17,40,2.2.7实用实例 预先危险分析的记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表格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2-7、2-8、2-9为几种基本的表格格式。,表2-7 PHA工作表格表,2020/9/17,41,表2-8 PHA工作的典型格式表,2020/9/17,42,表2-9 预先危险分析表通用格式,注:1-所分析子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