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6714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教案(5) 中图版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3.1 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 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2、 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难点: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三、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利用图片、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四、教学流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新课导入】:教师提供典型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组图片。(如,热带沙漠、热带雨林;城市和乡村等

2、)提问:1观察说出两组图片的差异?归纳总结:地理环境的分类。2观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景观图片,有哪些组成要素?教师补充,写板书。展示热带和极地图片,提问: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读图311,同纬度的大陆东西岸气候差异如此之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从气候类型,环流形势和气候特征等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启发)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莫斯科和伦敦为例呈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变化图。(教师启发)出示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澳大利亚西海岸和东海岸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思考两地气候类型的差异与所经过的洋流有

3、何关系? (教师点拨)洋流对所经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着显著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一般地,暖流经过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寒流经过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如: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与沿岸的寒流影响密不可分;澳大利亚东海岸湿润的气候与沿岸暖流经过有关。给出济南和泰山的气温变化资料,提问: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因素?(播放地形雨的形成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迎风坡与背风坡的气候有何差异?)(归纳)坡向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而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干燥的空气。提供材料:南北极气候特征对比思考,回答。探索两地景观的组成要素看图,思考,归纳分析。学生讨论、

4、探究,并回答。(学生思考)伦敦与莫斯科的气候有何差异?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分析资料,回答问题。学生观看动画思考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地理环境的分类引出影响自然地理景观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气候引出造成气候差异的根本因素太阳辐射引出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引出下垫面海陆差异的影响引出下垫面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引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面反射率等其他因素也对气候产生影响五、板书设计巩固练习夯基达标1.下列对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就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B.城市和乡村不属于地理环境C.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D.人文地理环境是指所有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解析: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文地理环境是部分人类活动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和乡村,A、B、D三项错。答案:C2.下列环境或环境构成要素中,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是( )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丘陵和低山地区的缓坡梯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沿海滩涂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北京天安门广场A. B. C. D.解析:自然保护区内保留了自然原貌,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天然草场和沿海滩涂也属于自然地理环境。法院和检察院属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不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只有梯田、园林、广场是人文地理环境。答案:B3.在北京的优良品种甘蓝

6、,叶球重量达3千克,引种到西藏拉萨后,叶球重量可长到7千克,叶球增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改变甘蓝环境后引起其基因突变高山日照强而长,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拉萨空气污染少,更适合于形成大叶球高原昼夜温差大,晚上低温,呼吸作用弱、消耗少A. B. C. D.解析: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气候是重要因素。由于西藏地区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导致甘蓝生长良好。答案:D4.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差异 C.大气环流 D.下垫面解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由于太阳辐射、海陆差异、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的差异而不同,而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热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这是造成各地气候出现差异的

7、基本因素。答案:A5.下图中10 等温线东半段的走向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海陆位置 B.地形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解析:从图中看出,10 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太阳辐射的影响。若受海陆位置影响,等温线走向应和海岸平行为南北走向。该地为平原气候,季风气候,因而排除A、B、D三项。答案:C6.关于下图中两地的气候的比较,正确的是( )A.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同期C.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解析: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地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

8、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它们分布在不同半球,高温不同期,但多雨期都在7月前后。答案:D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完成710题。7.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图中的数字序号是( )A. B. C. D.8.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C.一年中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9.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B.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C.南北纬30附近 D.南北纬10之间10.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9、下解析:第7题,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第8题,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第9题,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第10题,是地中海气候。答案:7.C8.A9.B10.D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下图,完成1113题。1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1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1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

10、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解析:第11题,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地形、海陆差异、植被等)、人类活动(如释放人为热、改变大气状况、地面性状等)。本题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山东丘陵、泰山附近,等温线受地形影响呈闭合状态且中间数值低于四周。第12题,7月份,该地等温线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东部沿海,等温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二是西部石家庄以西的太行山区,等温线基本与山脉走向平行,反映等温线分布与地形和海陆差异有关。第13题,综合等值线分布规律和影响气温年较差分布的相关因素判断,黄海沿岸气温年较差约为24-(-2)=26(),石家庄附近气温年较差约为26-(-4

11、)=30(),从黄海沿岸到石家庄附近,大陆性渐强,两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约差4 。答案:11.B12.B13.B下图是“沿40纬线某大陆1月、7月温度变化曲线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位于山地背风坡的雨影区C.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D.终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燥少雨15.图中B、C两地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地气温年较差比C地小B.B地1月平均气温比C地低15 左右C.B地降水集中在冬季,C地降水集中在夏季D.B地降水集中在夏季,C地降水集中在冬季解析:图中7月气温高于1月气温,说明是沿

12、40N纬线的气温、降水分布图。根据下面的经度数(东经)可以判断:A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全年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位于亚洲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集中于夏季;C位于欧洲西部,为地中海气候,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集中在冬季。答案:14.C15.D下图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变化图16.曲线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17.图中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B.日落后地物的降温速度最快C.地物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D.地物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解析:第16题,由于沙地的热容量最小,其温度变化最大,图中曲线应是沙地温度的变化情况,故可排除C、D两项;湖泊的热容量最大,其温度变化最小,曲线应是湖泊温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