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6698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3城市化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城市化教学设计一、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过程与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2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二、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三、教学

2、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城市化的含义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城市化含义:(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问: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点拨: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教师应

3、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学生讨论结合图218 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然后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1)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2)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

4、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3)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图 2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20)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 220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

5、特点。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 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二)世界城市化进程:通过案例4应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案例4是图220的具体实例。图2.22和2.23用伦敦的发展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增加。案例中的文字和图 224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活动:(第35页) 结合图220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并填写下表: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

6、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中期阶段30一70,较高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后期阶段70以上,高缓慢,甚至停滞继续增大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请同学们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读图2.19,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提示:读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据回答该题。点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发

7、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20世纪中叶之后。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提示:比较 1950年前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斜率变化,回答该题。点拨: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提示:结合 P33的阅读内容,完成该题。点拨: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

8、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的特点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其中后者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P33图2.20加以思考。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产生的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人们的健康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体健康和环境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

9、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思考: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别的有效方法吗?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最近几年来,我市的就业状况如何?为什么?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二、解决办法:(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1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

10、.3%。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3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思考: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上海的卫星城有哪些?上海新建了哪个新区?目前浦东新区在上海的地位如何?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教学后记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