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5550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 系 列 介 绍 ( 依 据 有 关 资 料 制 作 )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D W J,第 一 讲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 原,一 生平 简介 二 主要作品与离骚赏析 三 作品的思想内容 四 作品的艺术成就 五 作品的地位与影响,一 生平简介 1 概述 *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曾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任三闾大夫, 掌管文化教育等。 * 据考证屈原,湖北秭归人,芈(mi)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

2、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据推测生于公元前342年3月6日,卒于公元前278年4月26日。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2 时代背景 屈原生于战国时代。“国际”上连横与合纵的两大阵营的斗争风起云涌,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竞相争霸称雄, 夺城掠地,互相杀伐,战争连年不断,民生凋敝,百姓深陷于连年战争的苦海。 其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才华横溢,内外兼秀,楚怀王委任他当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左徒官职。,3 人生历程 * 深得怀王的信任 屈原见百姓深受到战争的灾难,十分痛心,立志报国为民,主张章明法度,列举周文王任用屠夫吕望扩土拓疆,齐桓公任用

3、放牛娃宁戚称霸于诸侯,商鞅跑到异域秦国当宰相,厉行改革使秦国强大的例子。劝说怀王举贤任能,改革政治,爱护百姓,联齐抗秦,实行“美政”。一度很得怀王的信任,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举贤授能”的政令石沉大海 当时楚国内部也有两派,一派是以屈原为代表,主张联齐抗秦,另一派以公子子兰(是怀王最宠爱的小儿子)、怀王宠妃、子兰母亲郑袖、上官大夫靳尚等人,主张绝齐投秦。 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执政观点相左以及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子兰 、 郑袖、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意见,加之秦国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唆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于是不久,屈原不

4、仅上交“举贤授能”的政令石沉大海,怀王还把他左徒的职务也被撤了,说他才学很好,让他当主管教育的三闾大夫。,* 游历汉北 著写 离骚等作品 一日,屈原焚起清香,摆上瑶琴,抚琴吟唱少年时代写的橘颂, 一曲弹完不禁昂天长叹。姐姐女媭(xu )看出怀王越来越来疏远弟弟的心境, 安抚了弟弟一番。 屈原任三闾大夫主管教育之后,他想教育好屈、景、昭三姓贵族的子弟,使之成为将来国家强大人才,但屈、景、昭三姓的子弟大多是花花公子。 屈原心理茫然,一日经过太卜郑詹尹门前,占了个卜。太卜郑詹尹深知屈原的心病,只告知屈原, 屈大夫的疑难无法解答。 屈原在心灰意懒之际,带了几个子弟离开郢都,到汉北游历了。其实就是流放。

5、 其时,亲秦的上官大夫靳尚完全 掌控了秦国的大权。 于是屈原在报国有志,回天无力的复杂心境下着笔著写了流芳千古的 离骚。,* 重启大落 屈原在汉北游历了几年,楚怀王两次与秦国交战失败,又把屈原召回郢都。但因秦国使臣张仪贿通子兰、郑袖,加之怀王昏暗,屈原的所有努力没有效果。 公元前299年,怀王上了秦国想约结盟的骗局,在武关被秦兵劫到咸阳。三年后。怀王的棺木从秦国运回,屈原写了招魂,以怀念怀王。 楚怀王之子熊横,子兰之兄,做太子时期,在秦国当人质。前302年熊横逃回楚国。 公元前298年,楚怀王被困于秦时熊横继位,是为楚顷襄王。 之后,子兰也当上令尹。楚顷襄王在位期间,淫乐无度,“群臣相女石以功

6、,谄谀用事” 。 这样,子兰 、 郑袖、上官大夫靳尚等亲秦派得宠,并屈原陷害。不久,屈原就被流放到江南了。,* 涉江等作品的问世 屈原渡过洞庭湖,来到湘江边上。所到之处,人烟稀少,生活环境恶劣。但他怀念郢都,忧心国事,终日彷徨于湘江边上。这时,他写作了涉江惜往日深沉愤恨的诗篇。 据说在湘江边上,有一位渔父还笑他举世皆醉,何不随大流沉醉而独自清醒,作践自己,遭人放逐呢?屈原微笑着淡定应答。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的军队攻进了齐国的郢都,屈原心中的一幅繁荣强大的楚国梦想彻底破灭了。 于是,他在汨罗江边完成了人生最后的诗作怀沙,就抱着一块石头,投身于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中了。 这天,是五月五日。,二

7、主要作品与离骚简析 1 主要作品 屈原 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屈原的作品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骚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2离骚简析 * 全诗373句,2490字。 * 篇名。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曰:“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曰:“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 结构。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是对以往事实的追述,侧重于主人公政治生涯的回顾。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到末尾,是对未来的探索与追求,注重于主人公悲剧

8、性格的塑造。,* 艺术手法 第一 创新 了一种诗体:以兮字为标志的楚辞,或称骚体 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每句用 “兮”字分隔为两小句,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 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第二 比、兴手法的运用 在离骚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是 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 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 第三 大量采用夸张手法,构建神思与史实交织的浪漫构图 离骚是一

9、部激情叙事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充分运用神话传说,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使离骚具有强烈的浪漫情调。,离骚主题:推行美政。表达了必须推行美政才能使楚国强大的治国思想。表达了推行美政失败被贬后的不悔胸怀及继续推行美政的坚定信念。表达了无机会再行美政则宁死不负楚王的忠诚。,三 屈原作品的思想内容 1 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少年时期的 橘颂到怀沙,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条红线贯串始终, 是一位爱国志士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行的几种表现。 2 表现洁身自好,视死如归的道德修养与伟大人格。 3 表现希望与追求祖国复兴强大的政治抱负。 4 表现对自然和历史传统观念的大胆

10、怀疑。,四 作品的艺术成就 屈原的作品达到了高度的思想内容与优美的艺术的完全统一。 不仅表现了时代的艺术风貌,还具有极强的艺术个性。 1 作品成功的塑造了一位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 作品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 3 运用夸张的手法 ,凸显了感人的浪漫主义精神 4 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比、兴、赋的手法 5 描写人物、状摹物态具有鲜明的特色 6 在语言上不仅运用双声、叠韵 、叠音,且灵活运用长短的句式与对偶。 创新了一种以兮字为标志的楚辞诗体,或称骚体。,五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诗人人格魅力与作品魅力极大的影响了后来者 如,汉代贾谊作吊屈原赋,司马迁作史记, 晋代陶渊明 作感事

11、不遇赋,唐代李白、杜甫等都 十分 推崇屈原 的伟大人格,学习、继承与发扬屈原的为人与作品的风格 。 有人说杜甫的咏怀玉百字,阅读时就如一篇离骚。 2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 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3 创立了新的诗体骚体,即后来的“楚辞”体 。 4 运用神话传说于诗歌的创作,在诗歌领域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辽阔沃土。 5 发展了诗经比兴赋的手法,极大的影响了后代文人的文学作品创作。,6 端午节 据说前二百七十八年五月五日,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驾舟奋力营救,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 ,于是有了粽子。 端午亦称端五,“端”即“初”的意思。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或重午。 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于是炎黄子孙庄重地在五月五日设立为端午节,用竞渡赛龙舟与向江河投放粽子的风俗,为了缅怀、纪念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端午节已在国家制度中规定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