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53086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中学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卷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杭县才溪中学2013届高三毕业班9月份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班级座号、考室、考号等写在答题纸上。2请将第I卷的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涂到机读答题卡上。答题纸必须做好三涂二写(三涂:科目、答题卡类型、准考证号;二写:姓名、准考证号)。3. 请在规定区域答题。请务必保持答题纸的整洁,不要折叠,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4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试卷和卷两部分。请各位考生务必看清题意,认真审题,规范格式,细心作答。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阅读西周初年

2、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功臣 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西周政治贵族色彩浓厚A B C D2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 B康熙封四子胤稹为雍亲王 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 D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3.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

3、到的“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4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宗亲血缘关系。从血亲来看,右图所示甲、丙两人之间的关系是 A父子关系 B叔侄关系 C爷孙关系 D甥舅关系5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6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

4、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右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D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8.1821年,一名叫泰拉洛瓦的美国水手从船上

5、丢下一只坛子,砸中舢板上的一个女人,使她落水而死。为了能在广州继续做生意,美国商人把这名水手交给了中国司法部门,按照中国法律,他很快被绞死了。类似事件的发生,最有可能促使列强在中国A.开辟通商口岸 B.攫取中国沿海、内河航运权 C.攫取领事裁判权 D.获取片面最惠国待遇9.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 D.国民革命10.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

6、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1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1920年5月4日 在变态的

7、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要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A B C D12右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13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

8、苏维埃政权的建立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红军长征的胜利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14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C.红军长征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15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的时代杂志报道“日本人在攻克了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后,正在向中国的芝加哥进发。”文中“中国的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分别借指( )A北京、南京、上海 B南京、上海、北京C上海、南京、北京 D北京、上海、南京16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

9、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C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D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17右图为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图中三个铁锤分别指的是刘邓、陈谢和陈粟,这样一幅漫画反应事件的意义在于A彻底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B粉碎了蒋介石消灭共产党的阴谋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鼓舞解放区军民团结抗敌的斗志18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的

10、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20每年的“”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

11、,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 B C D21图2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实施群体不同B享受权利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主要作用不同22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

12、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23通过日被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24“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25“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

13、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26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该电文中的“九二会谈”()A是“一国两制”首次实践的重要标志 B商洽促成了反国家分裂法的制定C达成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D促成了海峡两岸定点“三通”的实现27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宣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