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50672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三语文二模(热身考)新人教版【会员独享】(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岩一中2012届高三二模(热身考)语 文(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佩缤纷其繁饰兮, 。(屈原离骚) (2)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5)是日也,天朗气清, 。(王羲之兰亭集序 )(6)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

2、”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

3、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选自战国策)【注】誂:逗引,诱惑。昭阳:人名,楚怀王时相国。孝己:商朝高京武丁之子,是有史的孝子。出妇:被丈夫遗弃的妇女。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轸去楚之秦 之:到去 B.长者詈汝 詈:骂C.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与:赞同、赞许 D.陈轸果安之 果:究竟、到底3.下列句子陈述的

4、内容可以作为陈轸在秦王前为自己辩解的依据的一组是( )(3分)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 誂其少者,少者许之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 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A. B. C. D.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轸认为,他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目的是可以表明自己与楚国的真正关系。 B.陈轸认为如果他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不收留自己。而昭阳也不愿意跟他共事。C.秦惠王最终善待陈轸,只是因为他的口才好,连张仪也说不如他。D.张仪在秦王面前诽谤陈轸,陈轸以生动、形象、风趣的故事说明了

5、自己去楚国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即复之楚,愿王杀之。(3分)译:_ _(2)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3分)译: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 (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_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一天早晨,爱斯梅拉达在屋顶上看到弗比斯十分激动,伽西莫多心里也很高兴,为爱斯梅拉达去找弗比斯却无功而返,而爱斯梅拉达却责怪他。从那天起,他不再到她的小屋来,但送给她一只狗做伴,并冒着生命危险打破了让爱斯梅拉达害怕的一个雕像,还唱歌给她听。(巴黎圣母院) B、高老太爷希望有一个重孙子,想早日给高觉新提亲。觉新的相貌清秀和聪慧好学使某几个有女儿待嫁的绅士动了心。来说媒的人很多,觉新的父亲和继母商量、选择后,只剩两家,而这两家请来的媒人情面同样大,他父亲就用拈阄的办法,把两个姑娘的名字分别写在两方红纸上,在祖宗的神主面前祷告后,

7、拈起一个,亲事就这样决定了。(家) C、冯云卿利用放高利贷,盘剥压榨农民,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为了探听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行情,挽回败局,使用“美人计”直接要求女儿冯眉卿接近赵伯韬,女儿答应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女儿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随便说了个“多头”,实际赵伯韬做的是“空头”。冯云卿拿出姨太太的积蓄一万两银子,做了一个“多头”,结果冯云卿落得个人财两空。(子夜) D、陪审员们热烈地交换着感慨。而后,商人、上校、店员等认为玛丝洛娃无罪,首席陪审员虽然反复强调说认定她参与投毒证据不足,却又坚持她既犯有毒害人命罪,又犯有盗窃罪,在大家争论得头昏脑胀时,首席陪审员说:“我们认定她有罪,但没有

8、蓄意抢劫,也没有蓄意盗窃财物。”可却没在答案写上“有罪,但未蓄意杀人”。 (复活) E、张飞领命前行将至,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张飞几番杀到吊桥,又被乱箭射回。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张飞又生一计,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以为得计的严颜,自引军伏击,生擒严颜后,紧随逃跑的川兵进入并占领了巴城。(三国演义)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红楼梦第十五回)这

9、是王熙风答应净虚老尼的话,请简述她所答应之事的来龙去脉。 (2)葛朗台去世后,拿侬的待遇有何变化,请简述发生在拿侬身上的故事。(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注由:仲由,字子路。求

10、:冉求,字子有。赤:公西赤,字子华。兼人:指勇气有两个人的大。财:同“材”。私淑艾:靠学问品德使人私下受到教诲。 (1)请用以上选段的词语填空。(2分) 选段孟子把教育的方法概括为五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最需自主探究的一种是“ ”;选段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属于孟子所说的“ ”。 (2)以上两个选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原则?请结合选段简要说明。(4分) 答:_ _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9分)论续书的不可能 俞平伯红楼梦是部没有完成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它,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两种:(1)高鹗、程伟元续的四十回,即

11、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的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的存在。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一个原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续书人的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是件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我深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的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

12、决不希望取高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的覆辙。我宁可刊行一部红楼辨梦,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如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的个性,续书人也有他的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的手段,却要勉强去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像。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的著作;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的应具有的诚实。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办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可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的文章,

13、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表现了你的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的个性,时时去代他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的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犯一样未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后四十回,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的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红楼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不能胜任。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也仍然不中用的。必得充分了解书中人的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谁能有这种了解呢?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个时候,做书的时候。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能下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的可能?如果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一部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