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46360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学第5章-世界经济格局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世界经济格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历史演变。 2熟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情况。 3掌握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的相互关系。 4熟悉南北关系、南南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本章内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 南北关系、南南关系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一节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分化组合,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一、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18年至1648年,欧洲

2、爆发了三十年战争,这是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战后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条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法国不久成为欧洲大陆的盟主,瑞典在北欧的国际事务中也开始起主导作用,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更加严重,西班牙势力受到严重的打击。,二、维也纳体系,18141815年,在制裁法国的基础上,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最终签署了最后总决议。 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被称为“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后,英国重新控制了欧洲,并且达成了欧洲势力均衡,世界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仍然停留在欧

3、洲。欧洲这种独领风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也纳体系是历史的反动 维也纳体系在客观上也促进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签定了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土、匈的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 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也隐含着复杂的矛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战到二战其间的国际关系。,

4、四、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沦为战败国; 前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雅尔塔体系经过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 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 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雅尔塔体系以世界两极格局为基本特征。 雅尔塔体系出现意味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五)冷战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对抗转变

5、为“一超多强”的局面。各国都在着眼于长期、持续和稳定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取得主动,一场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大竞争风起云涌。 美国 欧盟 日本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东南亚、拉美等地区,第二节 世界经济格局,一、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基本规律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其核心是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对比和支配世界经济能力的再分配。 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实力对比总会发生变化的,当这种变化

6、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基本规律。 “不平衡”既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第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 第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历史演进,(一)20世纪前,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从15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到确立再向世界范围内逐步扩散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 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社会生产

7、力迅速提高,国际分工、国际交换逐渐发展,宗主国和殖民地的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世界经济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主义加强对外侵略扩张。 2逐步形成垂直的国际分工体系。 3国际经济活动执行双重规则。,(二)20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钢铁、化学、机械、汽车制造、电力等重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工业结构开始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 工业结构的转变使得资本集中加速,造成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并产生垄断。世界经济的格局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

8、,即帝国主义转变。,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的格局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成为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 2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3各国之间的经济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格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经济中一个崭新的经济类型的诞生,也标志着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此期间的社会主义经济只限于苏联一国,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力量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改变

9、当时的世界经济格局。,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特点是: 1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或附属国之间的垂直分工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 2殖民体系的存在割裂了世界市场的完整性。 3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关税壁垒恢复,阻碍了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发展。 4两次世界大战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殖民地或附属国被重新分割,原有的经济利益被重新分配。,三、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社会主义经济集团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四、政治格局与经济格局的关系,

10、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行为主体政治理念、行为方式和国际作用,同时一国或者多国政治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又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或制约本国或国际经济的发展。,第三节南北关系、南南关系与国际经济新秩序,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 (一)冷战结束前的南北经济关系 1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1955年亚非会议 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 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1964年77国联合宣言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4年 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1975年 利马宣

11、言 1975年1977年 “南北对话” 1981年坎昆会议,2斗争取得的成绩 从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由兴起到高潮,虽受到发达国家的阻挠并最终走入低谷,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收回经济主权。 (2)洛美协定的签定 (3)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二)冷战结束后的南北关系,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矛盾依然存在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一面和利益冲突的一面都会不断地增加。因此,正确处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公正、合

12、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对发展中国家而且对发达国家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二、南南合作,南南合作,就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南南合作的主要目的是: 通过合作,实现经济互补,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 通过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的整体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改变在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对北方国家严重依赖的局面; 通过合作,依靠联合的力量,逐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对话中的不利处境,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创造条件。,(一)南南合作的基础 1共同性 2相似性 3互补性 (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三)南南合作中的障碍与问题,三、建立国际新秩序,国际秩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世界格局基础之上的国际行为规

13、范、保障机制以及它们的运行状态。 国际旧秩序 国际新秩序,本章小结,本章首先勾勒出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情况,即从近代世界历史开始,政治格局相继出现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后,虽然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但国际政治出现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其次,本章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进行了阐述,即国际经济格局逐渐由20世纪前英国称霸世界、欧洲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格局转变20世纪初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格局又变化为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状态;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独霸局面被打破,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 本章最后以冷战结束为分界点,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南北关系以及在各个时期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所取得的成果。这之后,本章简略的介绍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秩序的概念,并提出了加快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