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14129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4课宋明理学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5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4宋明理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D)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解析:A项内容中的“颠覆”过于夸大了佛教的影响,应排除。魏晋时期儒学危机开始出现,到唐代以后社会上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现象,但佛教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代替儒教的程度,儒学的正统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故B、C两项错误。父子、君臣、夫妇、友朋这些关系,正是儒家三纲五常所强调的核心关系,从材料中的“有人斥责佛教”所造成的现象,

2、不难看出佛教与儒家伦理的抵触,故D项正确。2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B)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解析:材料中“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说明统治者通过政治手段推进思想影响,故B项正确。3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

3、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C)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宗法观念与少数民族政权不协调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造成冲击解析:根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说明作者认为封建纲常伦理受到破坏,容易导致藩镇局面及五代之乱,所以封建的伦理纲常有助于巩固政权统治,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不是其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政权的统治,排除B项;材料讨论的是儒家纲常伦理的作用,并未涉及佛道的发展,排除D项。4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

4、“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解析: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反映了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5儒家学者倡导仁爱,但无法回避“仁缘何贪”。朱熹对此解释为仁善之人秉性温和慈爱,不够刚硬耿介,因此常在钱财等方面缺乏足

5、够的严谨、理性与自制。由此可见,朱熹将“贪”归因于(B)A监察制度的缺失 B人性的复杂微妙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社会风气的污浊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钱财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严谨、理性与自制”可知,朱熹将“贪”归因于人性的复杂微妙,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6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主张“破心中贼”,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D)A否定佛、道教的教义 B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C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D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解析:“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克服私欲,“破心中贼”主张规范个人行为,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D正确;A、B、C均不是其本质意图,排除。7如果有人向王守仁请教为学的方

6、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C)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解析:从王守仁的思想主张“致良知”中可以归纳总结。8“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句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C)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解析:这句佛家偈语大意是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分析各选项,宋明时期的心学主张“内心反省”,即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故选C项。9明

7、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B)A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遵从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C改革科举取士的内容和形式D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解析:A、D两项属于“实践”的作用,故排除;“实践”的内容在材料中指“朱熹的真理”,即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故B项正确;改革科举取士的内容和形式与“实践”的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10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D)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C提倡

8、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D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解析:材料意思为:现在尊崇夷狄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不是全都要沦为夷狄了?可以看出韩愈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故D项正确。11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刑,深用叹慕,可特赠熹太师,追封信国公。”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B)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 B统一思想,加强统治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 D怀念先贤,光大儒学解析: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宋理宗的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朱熹思想加强统治,故B项正确。12下图是根据汪盼

9、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深刻表明(C)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B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小C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D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塑造解析:从两汉到明清可以看出节妇烈女人数总趋势是上升,尤其是两宋之后最典型,说明儒家思想不断趋于保守,故C项正确。13宋明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其出发点和核心是(A)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探究宇宙万物本原C吸收佛道思想精髄 D实现儒学的

10、哲学化解析:理学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宋明理学是政府的官方哲学,结合“存理去欲”“存心去欲”“格物”“格心”可知,其出发点和核心是强化儒家伦理道德,故A正确;B、C、D表述均正确,但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14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A)A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D强化对乡里的控制解析:材料“敬宗收族、义恤乡里”和“义仓义学义冢”与儒家思想的“重义”相符,故A项正确;重

11、建三代宗法制度与宋代时代特点不符,故排除C项;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题20分,第16题24分,共44分)15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二: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1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整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14分)答案:(1)主张:节用爱民。(2分)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化和发展。(4分)(2)特点:

13、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服务于官僚体制;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8分)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6分)16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宋会要辑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粱录卷十八(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4分)(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10

14、分)答案:(1)现象: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6分)联系: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8分)(2)示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10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材料一反映了北宋坊市界限被打破及商品经济繁荣的状况,材料二中“侈靡”“不体旧规”反映了宋代社会风俗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宋代理学兴起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再联系材料一、二的相关历史现象分析作答。第(2)问,材料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方面反映了理学兴起的原因,还可以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补充。比如思想方面可联系魏晋南北朝以来三教(儒学、道教、佛教)合一这一知识来作答。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