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513996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一中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质检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相应题号的规定区域内,注意书写工整清晰。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逐水草而居”虽然是草原民族的基本游牧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游牧区域具有绝对随意性,草原固然不属于任何人所有,各地区牧场却大体划分区域,成为固定的部族或部落放牧场所,草原民族的季节迁移、转换营地基本限于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因天灾人祸偶然越过界线到其他部落牧场内放牧的现象虽然在草原上不是新鲜事,但以一个区域为基本核心构成游牧空间却是草原上通行的习

2、惯。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所谓“各有分地”即划定放牧区域,匈奴各部分区放牧。不仅匈奴人“各有分地”,分区放牧是诸草原民族的通行做法。辽史营卫志载:“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明史纪事本末载:卫拉特蒙古“虽逐水草,迁徙不定,然营地皆有分地,不相乱”。清以前历代王朝中,草原民族实行“各有分地”的范围界线多带有习惯性,而且分地也没有严格界线,因此跨出分地游牧的现象屡见不鲜。进入清代,以蒙古人为代表的草原民族传统的不明确的“分地”边界逐渐变得严密而明确。自清太祖时期起,随着满洲人对蒙古人作战的节节胜利,蒙古各部纷纷归附清朝,至太宗时期,内蒙古几乎全

3、部归附,或编入八旗,或安置领地于其故地,或给予新地安居下来。在安置方法上后两者均依满洲八旗之制,变成蒙古各旗,并同时划定地界、指定牧场、分配与编组户口,确定了各旗的放牧范围,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方法。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是无序的行为,牧民不但保持如中原农民般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性生活节律,而且也有着与农民耕地相似的一片往复游牧的草场。“各有分地”虽没有耕地那样明确的所属关系,但无论是习惯上形成的还是以制度性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每一个部落都有一片相对固定的草场,牧民四季营地的安置与逐水草的游牧生活基本均在这片草场范围之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自己分地内牧草生长不好或遇到旱灾、雪灾等灾

4、害,才临时逐水草到其他部落分地内放牧。“各有分地”是草原牧民的空间占用形式,数千年来,正由于草原上存在“各有分地”的规则,草原才保持着以和平为主的历史进程。以“各有分地”为规则的游牧生活维系着草原上分区游牧的秩序,维系着草原上的和平。但和平不是永久的,在战争阴云下,民族之间、部落之间无论起因于优良草场之争,还是起因于权力范围之争,或起因于宗教信仰之争,胜利的一方都会在新的领地建立新的分区放牧秩序;失败的一方则需千里游牧万里迁徙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非正常的迁移时常打破草原上原有分地的秩序,随后又建立新的分地,步入新的稳定。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

5、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里,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着草原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实现了由草原民族、游牧帝国迈向世界征服者的史诗进程。(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畜牧业的地理空间与草原游牧方式,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逐水草而居”是草原民族游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草原上形成“各有分地”原则的基础。B. 虽然分区放牧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但越过界线放牧却也是整个草原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C. 到清太宗时期,内蒙古几乎全部归附,他们被依照满洲八旗之制进行编制,形成了蒙古各旗。D. 草原的历史进程能保持

6、以和平的状态为主,“各有分地”的规则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介绍了“各有分地”原则的演进过程,再说明其基本特征,最后阐述了其历史意义。B. 文章引述史籍材料作为佐证,是为了证明草原上“各有分地”的原则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C. 对于越界放牧的现象,文章既指出了客观自然条件的原因,也指出界线的习惯性因素。D. 文章论述语言客观严谨,总体上平实质朴,只在最后两段穿插点缀少许形象化的表达。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草原民族的迁移并非都会打破草原上原有分地的秩序,使得秩序发生变化的往往是战争导致的长途迁移。B. 草原民

7、族的游牧生活不是无序的行为,而是受到了农耕文明的影响,保持了周期性生活节律和相对固定的生活场所。C. 蒙古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逐水草而居”和“各有分地”的经济生活方式,后来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D. 史记匈奴列传中还记载了匈奴诸王各自管辖的具体放牧区域,这些史实也可以证明本文所阐述的匈奴人已采用分区放牧的原则。【答案】1. D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A项,“逐水草而居是草原民族游牧方式的基本特征

8、,是草原上形成各有分地原则的基础”于文无据,表述错误。原文说“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可见都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原文还有“契丹故俗,分地而居,合族而处” “草原民族实行各有分地的范围界线多带有习惯性,而且分地也没有严格界线”“各有分地虽没有耕地那样明确的所属关系,但无论是习惯上形成的还是以制度性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可见与风俗习惯和制度有关。B项,“虽然分区放牧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但越过界线放牧却也是整个草原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现象”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因天灾人祸偶然越过界线到其他部落牧场内放

9、牧的现象虽然在草原上不是新鲜事,但以一个区域为基本核心构成游牧空间却是草原上通行的习惯”可知,题干逻辑关系错误,并且根据文本内容可知: 越过界线放牧的现象只是“偶然”会有,并非屡见不鲜。C项,“内蒙古几乎全部归附”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在安置方法上后两者均依满洲八旗之制,变成蒙古各旗,并同时划定地界、指定牧场、分配与编组户口,确定了各旗的放牧范围,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方法”可知,是“后两者依满洲八旗之制”而非题干中提到的全部,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

10、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AB项,比较容易确定,正确无误。C项,“对于越界放牧的现象,文章既指出了客观自然条件的原因,也指出界线的习惯性因素”错误。原文信息是先写“习惯性因素”,后写“客观自然条件的原因”,层次颠倒了顺序,不合文意。可见C项错。D项,正确。“只在最后两段穿插点缀少许形象化的表达”表述无误。结尾两段的形象化语句有“但和平不是永久的,在战争阴云下,民族之间、部落之间无论起因于优良草场之争,还是起因于权力范围之争,或起因于宗教信仰之争,胜利的一方都会在新

11、的领地建立新的分区放牧秩序;失败的一方则需千里游牧万里迁徙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集中表现于“阴云”使用了比喻,“千里”“万里”是虚指,对称关系,结尾段最后一句“史诗”也是比喻,可见有形象化的语言穿插其间。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

12、;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B项,“受到了农耕文明的影响”,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是“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不是无序的行为,牧民不但保持如中原农民般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性生活节律,而且也有着与农民耕地相似的一片往复游牧的草场”,可见并非“受到影响”而是“相似”,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

13、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

14、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

15、;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1993年,原建设部出台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其后

16、我国多次制定相关垃圾分类规则,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十分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边,填补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然而,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最近每个早晨都要接受居委会大妈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因为懒得丢垃圾,所以尽量不生产垃圾,所以少吃”近来,很多段子道出了人们被垃圾分类“整疯”了的情绪。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类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摘编自宗利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人民网”2019/7/1)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