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3993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单元 2 故都的秋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故都的秋本课话题眷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从作者想饱尝故都之秋的愿望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故都深切的眷恋思念之情。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权威。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眷念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钱

2、学森回国后,一头扎进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他倾其所学,又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元好问2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刘过3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郑光祖4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吴承恩5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嘶叫(s)落蕊(ru)驯鸽(xn)潜意识(qin) 普陀(tu)山 陪衬(chn)廿四桥 (nin) 平仄(z) 混沌(hn)(dn)椭圆

3、(tu) 颓废(tu)(fi) 譬如(p)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数(2)夹(3)渐(4)间(5)扫(6)混2语境辨析法(7)别看他平日里大大落落(lu)的,但真遇到事一点儿也不落(lu)后,决不落(l)在别人后面。(8)业主们入住4年却办不下房产证,等得好着(zho)急,人人都忙着(zhe)想着(zho)数,可最终也没有什么着(zhu)落。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2)(3)(4)(5)(6)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十足实足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十足”指:成色纯,如“十足的黄金”;十分充足,如“神气十足”。“实足”是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

4、线上。(1)如果说历经7年的战狼是吴京对中国军事动作题材的一次尝试,那么战狼2则是吴京一次信心_(十足/实足)的拍摄。(2)这个店已有10年的经营历史了。店主诚信,商品质优,分量_(十足/实足),童叟无欺,深得顾客的信任。2萧索萧条“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多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机。“萧条”多形容经济衰微、不景气;也可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无生气。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这位作家所说的遗址,如今只剩下原先城池的一段土质残墙,上面长满了盘根错节的刺槐和杂草,一片_(萧索/萧条)荒凉。(2)1929年底,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随后又迅速席卷全球。此后,美国陷入了长达10年

5、的经济大_(萧索/萧条)。【答案】1.(1)十足(2)实足2.(1)萧索(2)萧条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梁启超先生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理由:2傍晚时分,秋风渐紧,不到一刻钟,秋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成排的银杏树上的金黄的枯叶,抖抖瑟瑟地飘落到满是泥泞的地面上。()理由:【答案】1.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自己激动的情绪不能平静下来。用词正确。2息列索落: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动作声或风雨声。用在此处符合语境。常识速览爱国赤子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6、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随兄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后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与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底,赴南洋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7、,居住近三年。这段时间里,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脉梳理秋蝉残声秋槐图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写对故都的秋的怀念时,重点写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一

8、椽破屋”中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为什么?【答案】“陶然亭”等名胜固然很美,但是不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也无法传达出作者心中孤寂、落寞的情怀。2“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中的“深沉”如何理解?【答案】铺得满地的落蕊,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尽管没有声音,但却引发了作者深藏于内心的忧郁与落寞,如同了解人的心情的知己而给人以响应。3选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文中两次写到声音,都是以声写静,借此充分表现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二、阅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

9、文中列举的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答案】这些南国的秋景并非真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以美衬美,更能衬托北国之秋令人神往、眷恋。5“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答案】本体是南国之秋,喻体是黄酒、稀饭、鲈鱼、黄犬;本体是北国之秋,喻体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这两组比喻的喻体用的都是最常见的事物,使人容易联想,从而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6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最后一自然段为全文总结,直抒作

10、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话题互动话题: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也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甲:这是作者写的一曲秋的颂歌。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开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还有最后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句子里感受到。这些句子都直接表达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恋之情。我的观点:【答案】这是作者写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虽然文中有些语句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故都之秋

11、的深深向往和眷恋之情,那他为什么用这么不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本人特有的忧郁气质有关。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以情驭景,情景交融“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牵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秋蝉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人声、果树,都是由作者的思想感情“筛选”出来的景物。这些景物是北平到处可见的景物,它们的“客观色彩”是真实的;但这些真实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认识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现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和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这些景物又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2写法指导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三注意”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法,一般都是通过传神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露出浓厚的感情色彩,景由情牵,融情于景,营造一种情和景高度融合统一的境界,达到“情语景语浑然一体”的高度。以情驭景、情景交融有两种表现形式:(1)触景生情式,即作者触及客观景物而引起情思,情由景生,有感而发。(2)融情于景式,也就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熔铸在作品的景物描写中,使外在景物附着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