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3957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单元序列写作(二)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本卷共4页)一、基础知识训练(21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此亡秦之续耳解析:选DA项,“共”通“供”;B项,“振”通“震”;C项,“蚤”通“早”。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B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C比诸侯之列 比:比较D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解析:选CC项,比:并,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BB项,均为介词,用。A项,结构助词,的

2、;代词,他。C项,疑问代词,哪里;句末语气助词。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夜缒而出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常以身翼蔽沛公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解析:选B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以其无礼于晋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选CC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A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D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3、;今义,出门带的包裹。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2)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王)(3)大行不顾细谨,。,何辞为?(鸿门宴)参考答案:(1)失其所与不知(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二、阅读能力训练(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项羽究竟死于何地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

4、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严谨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

5、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

6、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7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C定远县

7、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D项羽崛起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解析:选DD项,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8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3分)()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王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解析:选CA、B、D三项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B项羽从嗟

8、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解析:选B由文中倒数第2段可知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崇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

9、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

10、。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

11、剑自杀。(选自史记刺客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女为说己者容容:打扮B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 尝:曾经D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解析:选DD项,恨:遗憾。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DA项,替,向;B项,凭借,因为;C项,助词,的,代词,他;D项,于是,于是。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忠义”的一组是(3分)()去而事智伯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我故国士报之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A BC D解析:选D是豫让的行为,但却不

12、能表现他的忠义。是豫让对朋友所提建议的评论,属于间接表现。是襄子劝豫让的话。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豫让曾先后侍奉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信。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B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修整厕所,想在襄子如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C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以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D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赞叹他的忠义。解析:选CC项,“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说法错误,朋友不是劝他放弃报仇,是让他选择不伤

13、害自身、委身侍奉而后报仇的方式。参考译文: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大臣,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侍奉智伯,智伯特别地尊重宠幸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消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豫让潜逃到山中,说:“唉!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现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用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询问修整厕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别着利刃,豫让

14、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过了不久,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认出他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替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难吗!”豫让说:

15、“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豫让说完就走了,不久,襄子正赶上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上,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襄子就列举罪过指责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人看侍,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哎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