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35824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专题0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作者(梁实秋)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名 ,字 。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2梁启超(梁任公)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 。3请写出易误读的字词并注上音。戊戌() 显宦( ) 莅()校步履() 谦逊() 酣()畅屏()息 蓟()北 洽()合1梁治华 实秋 翻译家 2饮冰室主人 饮冰室合集3x hun l l xn hn bn j qi1本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性格特点?是怎样塑造的?作者对梁任公的性格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有形

2、貌特点、表情特点、声音特点、动作特点、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可以笼而统之概括为: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用了反衬手法,从侧面赞扬梁任公先生的为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这样的学者当世少有。反衬手法解读:反衬的内涵:所谓反衬,就是运用其他事物与要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特点或不同情况,从反面来衬托主要事物,使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映衬,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相反者皆相成也”。反衬是衬托手法的一种,相对“正衬”而言。反衬和正衬的区别:反衬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人物与人物、物象与物象间的对照比较,而是

3、两个层面间的背景、环境、条件对人物、物象的映衬相托。它们有“主”有“从”,以“从”衬“主”,其中“从”是背景、环境、条件,“主”是人物、物象。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是“正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就是“反衬”。反衬的作用:在反衬中,以“从”衬“主”,使被陪衬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可以借此显彼,借反衬正,造成艺术上的回旋,增强作品的意蕴。 指津:先辨别:在反衬中,按常规,被反衬的事物在作为反衬的事物的作用下,应向此方向发展,而结果却向彼方向发展。写出手法后,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回答其作用。技法:虚实相生比如79三段,先写先生博闻强记,“敲打他的秃头”,酣畅地背诵,

4、足见其“动人”;次写讲到紧张处,演讲变成表演之“动人”;再写讲完以后,“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就更为动人了。作者紧紧抓住梁任公演讲时的感情投入,细致入微地刻画他的性格气质,令读者如晤其面,如闻其声。这是实写。而第6段说20年后“我”触景生情,“顿时”忆起先生的演讲,看似平铺直叙,实乃曲笔,辞约理微地道出先生“动人的演讲”对人有怎样深刻的影响。又如具体描写演讲过程中听者的反应时而“屏息以待”,时而“跟着他欢喜”,时而又不自觉地“泪下沾襟”;甚至听过演讲后,“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这些显然属于虚写,从侧面烘托了这次演讲所具有的强烈的感召力。虚实结合得如此完美,把学人本色状写得如此深透

5、,体现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运笔自如的功力。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演讲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首先是因为梁任公演讲非常有特点:开场白非常独特而见个性。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宏亮而激亢。演讲内容,在笔写的讲稿之外,能大段的背诵古诗或曲,而且对所讲的古诗或戏曲非常投入,几成戏剧表演。先生的表情,酣畅淋漓,变化之至。其次是因为梁任公这个人非常有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潇洒,眼神犀利,至于“光芒四射”。讲演时一点也不刻板,而是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这样的讲演怎能不引人入胜、令人难忘呢?总之,梁任公是个有文采、有学问的学者。1

6、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韵文(yn)步履(l)谦逊(sn)迥乎不同(jing)B激亢(kng)酣畅(hn)弥漫(n)屏息以待(png)C沾襟(jn)潇洒(xio)不禁(jn)沉着有力(zhu)D莅校(l)显宦(hun)长袍(po)涕泗交流(s)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景仰戊戌启迪风神潇洒B谦逊宏亮箜篌公竞渡河C弥漫苍茫引证起承转合 D机缘酣畅沾襟博闻强记3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_长袍,步履_,风神潇洒,_顾盼,_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7、。A肥大的稳健左右光芒 B瘦窄的稳健前后神采C瘦窄的沉着前后光芒 D肥大的沉着左右神采4下文加粗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A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B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翻云覆雨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C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D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

8、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B本文是梁实秋的一篇演讲稿。看似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梁任公的崇敬之情。C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创作上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雅舍小品为其代表作。D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并称“康梁”。五四时期,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6选出填入下文空白

9、处最妥当的一项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_。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A倒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B倒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也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C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10、实在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D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7“演讲”是文章的关键词,请你为梁启超先生的这次演讲出一则海报。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简要分析余光中致辞的妙处。台湾学者余光中获得文艺大奖,领奖时,看到和自己同时得奖的都是年轻人,只有自己年届花甲,白发染霜,相形之下,颇为尴尬。在致辞中,他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成名;一个人年老时得奖,应该同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话音刚落,满堂喝彩。(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

11、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

12、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1“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表明了什么?2第二段中对梁启超先生的演讲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从这些精练的语句中可见梁启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3“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一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有什么含意?4梁实秋的散文主张“简单美”,请结合文章分析他的“简单美”在文中的体现。(二)阅读

13、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悼齐如山先生梁实秋抗战期间,国立编译馆有一组人员从事平剧修订工作,我那时适在北碚遂兼主其事,在剧本里时遇到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同人都是爱好戏剧的朋友,其中有票友,也有戏剧学校毕业的,但是没有真正科班出身的,因此对平剧的传统的规矩与艺术颇感认识不足,常常谈到齐如山先生,如果能有机会向他请益,该有多好。胜利后我到北平,因陈纪滢、王向辰两位先生之介得以拜识齐先生。齐先生精神矍铄,谈笑风生,除了演剧的事情之外,他的兴趣旁及于小说及一切民间艺术,民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沿革掌故均能谈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以知齐先生是一个真知道生活艺术的人。齐先生收藏甚富,包括剧

14、本、道具、乐器、图书、行头等,抗日军兴,他为保护这一批文献颇费了一番苦心,装了几百只大木箱存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胜利之后才取出来。这时节“中国国剧学会”恢复,先生的收藏便得到了一个展览的地方。我记得是在东城皇城根一所宫殿式的房子,有三间大殿作为展览室。院里有汉白玉的平台和台阶,平台有十来块圆形的大石头,中间有个窟窿,据说是插灯笼用的,我看有一块妨碍行路,便想把它搬开,岂知分量甚重,我摇撼一下便不再尝试。齐老先生走过来就给搬开了,脸不红气不喘,使我甚为惭愧。还有一次在齐先生书斋里,齐先生表演“打飞脚”,一个转身,一声拍脚声,干净利落,我们不由得喝彩,那时在座的有老伶工尚和玉先生,不觉技痒,起身

15、打个飞脚,按说这是他的当行出色的拿手,不料拖泥带水倚里歪斜的几乎跌倒,有人上前把他扶住。那时候齐先生已有七十多岁,而尚健康如此。中国国剧学会以齐先生为理事长,陈纪滢、王向辰和我都是理事,此外还延请了若干老伶工参加。因为这个关系,我得有机会追随齐老先生之后遍访诸位伶工,听他们谈起内廷供奉,以及当年的三庆四喜,梨园往事,真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由于我们的建议,后来在青年会开了一次国剧晚会,请老伶工十余位分别登台随意讲说他们的演剧的艺术,在当时盛况空前。我们为国剧学会提出了许多工作计划,在齐先生领导下,我们不时研讨如何整理、研究、保藏、传授国剧的艺术。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还经常看到他的写作,年事已高而笔墨不辍,真是惭愧后生。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