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135748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3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9月11日).pptx(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题库 单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科学文化的发展 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 )。 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 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

2、去 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物 A、运动的绝对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矛盾性 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历 A、前进的、上升的 B、周而复始的循环 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 D、不可认识的 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 )。历 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绪 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 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 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

3、动力问题 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辩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性作用,1,学 海 无 涯 9、人的本质在于( )。历 A、人能够改造世界 B、自私自利 C、人有思想和理性 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0、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绪 A、古典唯心主义和现代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1、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是( )。绪 A、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中国哲学、印度哲学

4、、古希腊罗马哲学 C、世纪英国唯物主义、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泽东思想阶段 12、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辩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13、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历 A、看他职务大小 B、看他社会地位高低 C、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 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 14、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辩 A、相互对立的 B、相互包含的 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 15、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5、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辩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 D、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17、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认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2,3,学 海 无 涯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8、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 )。历 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C、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D、社会分工不同 19、谬误

6、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认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绪 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 2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物 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 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 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 22、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 )。历 A、人的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 B、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

7、的 C、人的价值就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2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历 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 B、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4、社会基本矛盾是( )。历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 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物 A、形而上学唯

8、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26、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认 A、直接认识 B、全面认识,4,学 海 无 涯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27、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 )。绪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关系 D、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之间的关系 28、事物的质变是指( )。辩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D、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29、概念、判断、推理是( )。认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

9、的三种形式 C、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 D、辩证法的三种形式 30、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 )。辩 A、既保留又发扬 B、彻底抛弃 C、既克服又保留 D、矛盾的调和 3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 历 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 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历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由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而形成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 3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观点( )。绪 A

10、、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3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 )、辩 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 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 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3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绪 A、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5,学 海 无 涯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6、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 )。历 A、生物圈 B、大气层 C、生态系统 D、地理环境 3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历 A、生

11、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38、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 )。历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 B、国体 C、政体 D、领土大小、人口多少和力量的强弱 39、或然率是指( )。辩 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40、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 )。认 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B、二者互为因果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 41、哲学正式形成于( )。绪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2、 42、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认 A、唯心主义 B、诡辩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43、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历 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 44、真理就是( )。认,6,学 海 无 涯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5、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 )。辩 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 46、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

13、( )。历 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 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自由 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 47、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物 A、主观性 B、能动性 C、随意性 D、物质性 48、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 )。历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经济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 49、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物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古代

14、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辩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51、国家的消亡是指( )。历 A、封建主义国家的消亡 B、资本主义国家的消亡 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D、所有国家的消亡 52、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历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7,学 海 无 涯 53、促使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 )。历 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 B、无产阶

15、级觉悟程度的提高 C、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加强 D、建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 5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认 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 5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历 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 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 56、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 )。物 A、人们可以改造和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B、人们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 C、人们可以超越主观条件的制约 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57、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绪

16、 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58、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 )。历 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 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 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 5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辩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60、哲学是( )。绪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6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认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8,学 海 无 涯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62、生产资料包括( )。历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一切劳动产品 C、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D、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6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历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生产工具的状况 C、劳动对象的利用 D、劳动者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