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13519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网络世界 第九课 做网络的主人《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设计 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站 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利用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热情和兴趣。能力目标:提高在网络生活中明辨是非,理性选择的能力;培养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网络盲从带来的危害,掌握拒绝网络盲从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拒绝网络盲从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明辨是非地能力,拒绝网络盲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微信上的一些自媒体,已成为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放大器”。这些谣言对实际生活和社会产生的危害远远超过所谓风险对人们健康的损害。 六翅肯德基怪鸡、康师傅地沟油、娃哈哈肉毒杆菌这些食品谣言源源不断地成

2、为近百家微信公众号热门推送内容,并在朋友圈中刷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这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日常生活中要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我们在网上不能随意发布不实信息,也不能随便转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网络信息的特点活动:看教材第58页材料。1.思考:结合材料说说网络信息有什么特点?2.分组合作讨论,回答问题。3.教师讲解:(1)网络中充斥

3、着庞杂的信息,需要我们明辨是非、拒绝盲从;网络中页充满了诱惑,需要我们抵制诱惑、谨防上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网络的主人,让网络成为促进我们成长发展的有益工具。(2)网络信息纷繁多样,鱼龙混杂。网络中有新闻信息、学术信息、娱乐信息、服务信息、教育信息等,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我们要保持理性,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目标导学二:拒绝网络盲从的方法活动一:看教材第59页材料。 1.思考讨论:(1)回顾七年级下册“走自己的路”的有关内容,讨论网络世界中的盲从与现实世界中的盲从有何异同。(2)网络盲从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如何做到理性上网,不信谣、不传谣?2.

4、学生分组讨论、回答。3.提示:网络世界中对虚假信息的盲从、随大流现象会因为网络自身的特点而传播得更快,影响更为恶劣,混淆视听的同时,甚至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21教育4.教师讲解:(1)在七年级课程中,我们探讨过“从众”问题。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与多数人保持一致,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通常情况下,随大流不一定有错。但如果我们不问是非地随大流,不做独立思考,就是一种消极的盲目从众。(2)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们更要避免盲目从众。由于我们年龄尚小,见识不多,媒介素养还不高,有时仅凭自己很难辨别是非,容易盲从。这时,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的意见非常宝贵,

5、我们应该多听听他们的看法。活动二:看教材第60页材料1.思考问题: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2.学生回答。深圳某初中二年级学生小许和小蒋同时参加学生会主席换届选举,小许因各方面突出受到师生欢迎。小蒋心生嫉妒,他以 “莫莫”为网名,在其未设置访问权限的QQ空间发布一条 “说说”,“现在全校都知道,许某为争夺学生会主席一职,不惜狠砸20万,还在校门口奶茶店进行视频循环播放拉票,太强大了!”该帖一出立即引来学生们好奇、热议,当日就有320人转发。一些好事的学生还经常以“狠砸20万”的言语讽刺小许,导致小许无法正常在校学习。最后在学校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此事得到澄清,小蒋认识到了错误,小许恢复了正常生活。

6、1.问题思考:(1)中学生为什么容易轻信网络谣言? (2)中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拒绝网络盲从?2.学生讨论总结。3.教师总结:中学生年龄尚小,见识不多,媒介素养还不高,很难辨别是非,容易盲从。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要做到明辨是非,拒绝盲从,还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听取父母、老师、长辈的意见;自觉遵纪守法、文明行事。目标导学三:学会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活动一:看教材第60页材料1.思考问题:(1)利用网络可以参与哪些社会公共生活?(2)与传统参与方式相比,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有什么新特点?2.提示:相比传统的参与方式,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更便利、更快捷、低成本、高效率。3.学生思考回答。4.教师讲解:作为公民,我

7、们不仅要从我做起,不跟风、不盲从,自觉遵纪守法、文明行事,共同维护网络环境,还需要增强公民意识,学会利用网络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三、课堂总结网络为你我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我们在网络世界中做到自觉遵纪守法,文明行事,明辨是非,拒绝盲从,做出理性的选择;网络的快捷便利也为我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全新的途径,让每一个人都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去关心社会生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真正尽到公民的职责。净化网络环境,拒绝网络盲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四、板书设计五、作业设置1、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的信息,我们( )要保持理性,不轻信盲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随意传播 全部是假的,一概不相信A. B. C. D.2、从众的主要表现是( ) 心理从众 思想从众 行为从众 方法从众 A B C D3、在网络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很难辨别是非,容易盲从。是因为( )我们年龄尚小见识不多媒介素养还不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强A. B. C. D.4、通常情况下,从众不一定有错。但盲目从众( )A不问是非地随大流,不做独立思考,是一种消极的从众B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可以盲目从众C也不一定有错D是避免不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