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33473 上传时间:2020-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人居环境在2020年1月召开的政协辽宁省九届四次全会上,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是委员代表议论的主题。会上,辽宁省政协副秘书长、省民建副主席李世俊委员提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营造和谐景观的建议引起与会委员的一致赞同。他说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环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一些城市绿化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李世俊委员列举下列几种现象:其一,大树进城。各地不惜重金从外地移栽大树进城区搞速成绿化,但是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花了很大代价引来的大树并没能很好地存活下来,而且使原

2、有的和谐自然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二,假树假景。在城区广场、绿地中建造假树、假景,虽然出发点是为了美化环境,但实际并没有给城市增添动人的颜色,反而这种“塑料树”在夏季烈日的照射下会蒸发出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每个自然带都有其所属的植物,又何苦在北方城市造南方的假榕树、假椰树呢?绿地也要打假。其三、南种北引。“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秦岭以南又红又甜的橘子,移植到秦岭以北就变成了又苦又涩的枳。现在城市绿化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南方花木美丽而名贵,很多城市为了提高绿化品位而盲目引进,结果耗资巨大,成活率却很低。而实际上将南方花木栽植在满是北方植物的园林里其实并不“和谐”。李世俊委员说,搞好城市绿化

3、,应该树立追求“和谐”的意识,力求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能与人类和谐共存。追求“和谐绿化”首先要尊重规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木生长有其自然规律,城市绿化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让花草树木与人类和谐共存。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环境特点,要多采用乡土树种,以便使绿色真正能在城市繁衍生息,千万不能为了丰富城市绿化品种、提高城市绿化档次,而刻意去追求新奇的绿化树种。如果想要引进新品种,引种之前一定要多方论证,并且进行必要的实验栽培,切实可行之后再推广到城市绿化中。追求“和谐绿化”,还要注重实效。在如今的城市绿化中,大面积的乔木林、大色块的灌木丛应用得特别多,这种大手笔的绿化方式与现代化的

4、城市建筑遥相呼应,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环境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要看居民住宅区和一些单位的小环境是否和谐。所以,城市绿化的功能首先应该是绿化,其次才是美化。城市大面积的绿化固然很重要,但那种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颇有实效的绿化方式,比如墙面绿化、见缝插绿等等,也不能忽视。追求“和谐绿化”,更要力求亲民。现在有些城市大力提倡更新绿化树种,希望通过提高树种的档次,来提升城市绿化品位,这种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城市的绿化是否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主要看绿化树种是否为老百姓接受。比如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等都不是高档树种,但在很多地方却生长良好,居民对这些树种也很有亲近感,那就不应该轻易地把这些树给更换掉。而有些城市热衷引进的所谓名贵树种、彩叶树种、观果树种等,却让老百姓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距离感。这样的“高档绿化”即使很美,也是无法达到营造“和谐环境”的目的的。因此,城市绿化要力求亲民,力戒一味追求高档、贵重。追求“和谐绿化”,要提倡以人为本、以绿为主,景观与活动空间结合,保留一处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所,为周边居民提供运动、消闲、健身的绿色空间。努力探索将景观性与功能性相融合,将“运动”融入“自然”,为群众创造“绿色、健康”的现代休闲空间。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