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133050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山东省中考历史试卷汇编附(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1. 如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A. 齐、燕 B. 齐、鲁 C. 宋、晋 D. 宋、鲁2. 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A. 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B. 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C. 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 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也有统治者的主动

2、汉化。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A. 三国鼎立 B. 八王之乱 C. 淝水之战 D. 孝文帝改革4. 自 606 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 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 B. 隋炀帝时期 C. 唐太宗时期 D. 武则天时期5. 如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

3、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A. 边疆巩固B. 国力强盛C. 兼容并包D. 重文轻武6. 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枢密院7. 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共同反映的主题是()第 1 页,共 16 页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 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

4、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抗英 C. 收复新疆 D. 黄海海战9. 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 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A. 徐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B. 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C. 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 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10. 民歌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 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勒梅翠花海呀海棠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与歌词反映的时期一致的事件是()A. 五四运动 B. 飞夺泸定桥 C. 百团大战 D. 挺进大别山11.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这样的诗

5、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 万雄师过大江。”该诗句再现的军事行动()A.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2. “到 1957 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A.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C.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3. 1971 年 11 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6、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14. 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 1978 年、2017 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A. 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 高举旗帜、决胜小康C. 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 伟大转折、决胜小康第 2 页,共 16 页15. 646 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 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16.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

7、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留下的至理名言。这位“先驱”是()A. 但丁 B. 达芬奇 C. 莎士比亚 D. 巴尔扎克17. 如图漫画创作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A. 权利法案 B. 1787 年宪法 C. 人权宣言 D. 民法典18. 1789 年 7 月 15 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 ,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是()A. 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B. 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C. 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D.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19. 亚历山大二世即位

8、后,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民骚动在 1859 年为 90 次,1860年为 126 次,到 1861 年则猛增到 1176 次。为解决这一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A. 废除君主制法令 B. 废除黑人奴隶制法令C. 废除农奴制法令 D. 废除土地私有制法令20. 如图表示的是美国、德国、中国制造业的变化趋势,美、德两国所占份额在 1900年急速增长的共同原因主要是()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 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21. 1917 年 11 月 7 日,随着“阿芙乐尔号”发出的一声怒吼,俄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以上所

9、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建立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第 3 页,共 16 页22. 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中提到,“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复兴、救济 和改革”,“根据当时的需要参照并发挥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放弃陈旧过时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国家干预代替自由放任主义”的美国总统是()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杜鲁门23.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如图分别为 1945年 5 月 7 日和 1945 年 8 月 20 日时代周刊的封面,纳粹党党魁希特勒和日本太阳旗被打叉昭示了()A.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0、 B.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C.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法西斯国家的失败24. 亚非拉地区在近现代史上饱受殖民侵略,但亚非拉人民从未放弃过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与之有关的是()A. 萨拉热窝事件 B. “国会纵火案”C. “华约”成立 D. “非洲年”25. 2020 年,“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我们的生活,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A. 航天技术的运用 B. 信息技术的发展C.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生物技术的进步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0 分)26. 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承载

11、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自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哲思一脉】材料一: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一位大思想家的主张?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医学传承】材料二:2020 年 3 月 23 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中医药抗疫的一组数据: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 74187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其中湖北省有 61449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0.

12、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 90%以上。-摘自医学之声第 4 页,共 16 页图一、图二所示的两位医学家都在中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分别写出他们的医学著作。结合材料中的数据,谈谈你的认识。【匠心谨肃】材料三:材料三所示内容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请按时间先后排列,只写序号。【文史辉映】材料四:著作:史记 著作: _作者: _ 作者:曹雪芹,高鹗后续成书朝代:西汉 成书朝代: _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 _ 地位: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体通史 的文学名著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请根据提示完成材料中“ ”的内容。【铸魂筑梦

13、】材料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摘自十九大报告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试举一例说明。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27.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艰辛探索】材料一: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

14、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 年春,1300 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是从哪一层面着手探索“救国之道”的?“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任重道远】第 5 页,共 16 页材料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促成国内哪一政党的建立?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自觉承担的时代重任。【另辟蹊径】材料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中央革命根据地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毛泽东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历史突破】材料四:时间 历史事件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