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3061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前读背,一个选择:,一个概念:,三个原则:,三个内涵:,四个阶段:,可持续发展是唯一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1.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1/4的新增产值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1份的世界平均财富养活6倍的人口,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资源短缺令人担忧,材料一: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20%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资料二:美国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作物从依賴

2、灌溉的农地上收成,而中国从依賴灌溉的农地收成的粮食,則占了中国所有作物生产的十分之七,甚至更多。每炼一吨钢,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公斤的水,但在中国却要23到56公斤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少要用掉456公斤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到200公斤。,我国的自然资源,资源相对短缺,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 噪声污染,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 草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深刻的环境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表现,趋势,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发布时间:1994年3月

3、,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是:,P100 阅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展集约型经济,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低,需求大 利用率低 人均资源少,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经济落后 发展需求强烈,可持续发展,?,径,途,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资源,传统生产,产品,废弃物,资源,工业,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经济,废弃物再生资源,

4、产品A,下游 产业,1循环经济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_ _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手段:环境_技术。 (3)核心:提高 _ 效益。 (4)资源利用方式:环境_。 (5)原则:资源输入_、资源再利用和废弃 物_化。 (6)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_化。,循环利用,无公害,生态,生态,友好方式,减量化,再生资源,如何实现 循环经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个人消费,清洁生产,生态农业,适度消费,清洁的能源,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一)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产品生产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产品销售,产品利用回收,产品废弃物处理,环 境,资源的摄取,原材料加工,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

5、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图,回答: 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B.大气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D.扬尘 3.实现清洁生产后,该厂实现了 A.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A,B,D,从哪些方面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

6、源化,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1.生态农业:,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二)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原理: 的观点; 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_ ,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 之间的关系。 目的:形成 _ 良性循 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生态上和经济上的,生态系统,农业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生态良性循环,案例3 北京

7、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净化环境,保护土地,(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不同时空、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甘肃省定西县曾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多年来定西人坚持退耕还林还草,走生态农业之路,逐渐实现了脱贫致富。读图回答问题,牛羊 沼渣、沼液 沼气池 肉、奶、皮毛,A,B,C,D,公 众 参 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在公众积极参与的正确答案前打“ ”,1、使用无氟冰箱 2、使用一次性木筷 3、倡导免赠贺卡 4、参与垃圾分类

8、回收 5、使用含磷洗衣粉 6、骑车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学习或购物 7、自备篮子购物,抵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8、讲究卫生积极使用发泡餐具 9、研制节水开关装置 10、响应和执行近海“休渔”政策,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节约能源; 节省使用自然资源; 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 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 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 爱护每一块绿地; 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 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状况的动力; 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中国基本

9、国情,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小结,1.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 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 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 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 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C,2.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和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 ) 在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草 建设“三北”防护林 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 B. C. D.,D,3.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 长期存在资源短缺 B 严重的环境问题 C 庞大的人口数量

10、D 不利的外部环境,4.中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 A 创造美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B 环境问题已使中国无法发展 C 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顺应国际潮流 D 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5.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 ) A 人口增长缓慢,就业人口显得不足 B 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C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几乎停滞不前 D 只顾治理环境,不顾经济发展,C,D,B,6、北京留民营村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农业产量 B.大力发展畜牧业,为北京城提供更多的肉、蛋、奶等制品 C.农作物秸杆直接还田,以保护土壤的肥力 D.把发展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D,7.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西北草原退化 B.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B,1.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 ) A.流速降低 B.水量减少 C.泥沙增多 D.水污染加重,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