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11786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6编号《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授课单位: 学分:学时: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主要研究国际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也 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 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国际经贸类专业都把 本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外经贸从业人员进修提高所必需的课 程,是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员、外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全 国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础知识,熟 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单据和流程、 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惯 例等,同时可

2、以培养学生与外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职业资格 考试奠定基础。课程内容、职业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职业岗位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国际贸易业务员 国际贸易合同条款国际商务谈判能力、 合同签订能力 外销员 进出口贸易流程信用证申请与审核能力、国际 货运与保险办理能力、报关报 检能力 国际货运代理员、 报关员、报检员 国际贸易单据制作单据制作能力国际商务单证员、 跟单员 相关的国际贸易惯 例和法律 解决商务纠纷的能力国际商务师 与其他课程关系: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 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

3、程,只有通过对国际贸 易实务课程学习后,才能开展对后续专业课程国际商务单证、 国际货运代 理 、 报关实务、 外贸函电等课程的学习。 2 1.2 课程设计理念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基于 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和基于国际贸易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方法。具体内 容如下: 1.2.1 “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分析制定教学目标 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分 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准确分解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定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 1.2.2 “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以国际贸易

4、业务的“工作过程”构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具体化为教学情 境,使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反映。基于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构建具体的教学内容。 1.2.3 “理实一体”,以工作任务体现“教、学、做”一体 将理论知识学习嵌入到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之中,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 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 时,了解并掌握与整个的工作过程有关的所有知识。按照工作的关联性划分学习 单元,注重学习情境中的实践技能培养;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实现“教学做合一” 。 1.2.4 “交互评价”,以多维方式实现教学评价体系

5、构建由学生团队、 任课教师和专家组三级考核机制,借鉴企业绩效考核方法, 对学生个人和团队整个工作过程、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考 核,力求达到对学生课程评价公开、公正、综合和客观的考核目标。 通过上述课程设计理念,以实现课程内容体系源于工作岗位,使课程的内容 体系职业化, 学习内容任务化, 理论实践一体化; 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和工作 过程系统化,教学做一体化,学习场所复合化(专业教室,仿真实训室,实训中 心,企业现场),评价方法多维化,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组织管理方式多层次项 目式,保障实施效果和专业、课程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 和开放性,从而实现工学结合。 1

6、.3 课程设计思路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 按照“市场调研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 分析企业专家提出职业能力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将课程内容按照职业 能力进行任务设计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这个流程进行的, 落实了 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由 教师、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完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构。校企合 3 作共建课程,基于工作岗位开发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组织课程内容;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行业和企业标准确定考核方法和评价教学效果。企业参与课程建设, 共同探 讨课程定位、教

7、学内容设置,提供教学课外实践场所,进行教材建设。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外贸工作任务为主线,对专业核心课 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以学生为中心、 行业兼职教 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学生校 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考核方式上, 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 相结合以及过程考核与结构考核相结合;在教学场所上, 探索课堂与校内外实习 实训场所的一体化。 同时注重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不仅形成了上 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形成以职业 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以真实的作品、任务、项目

8、驱动的课程特色。以培养学生外 贸职业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中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外贸岗位 操作流程为导向构建的模块化课程如下:(1)出口业务模块,包括审核与修改 对外贸企业调研 职业岗位群分析 工作过程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课程设计 教学评价与改进教学手段设计 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 外销员 单证员 跟单员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思路 4 信用证、备货单证、货运单证、保险单证、报关单证、结汇单证六个子模块。 (2) 进口业务模块,包括信用证开证申请、报关单证、单证审核三个子模块。在上述 模块化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集中

9、实训, 教师均以真实的任务 或项目来驱动, 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形成 良好的职业素养。 2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 有职业理想、具备职业技能,通晓国际贸易职业规范,遵守职业道德,能够掌握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方法,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 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和国际贸易业务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能胜任现代互联网贸易相关 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考取外 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体系中, 我们始终贯穿基于能力本位的教

10、育观重视 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 的思想,通过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强化学生对专业能力 (掌握技能和知 识)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和工作) 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和做人)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可持续发展能力、 沟通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 神。 2.1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个业务环节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出口和进口交易的 程序和方法;深入了解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及法律知识;了解其它贸易方式。 2.2 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对交易磋商及合同签订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初步具备进行出口与 进口交易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是:熟悉国际贸易惯例

11、、法律、法规;具有国际 贸易进口与出口的一般认识能力; 具有贸易谈判及合同签订能力、 具有价格核算、 运费、保险费及佣金的计算能力;具有根据合同缮制发票、箱单、汇票等相关单 证具体操作能力;并能取得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货运代理等相关的资格证 书。 2.3 素质目标: 具有从事对外贸易专业所必需的贸易理论及实务操作应用的素质,能熟练地 运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活动中所涉及业务活动的素质;具有继续学习、 独立获 取新知识素质;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素质。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或学习领域描述 5 项目一,交易磋商与书面合同。 掌握开发客户的技能和交易磋商的技

12、能,熟 练掌握书面合同的签订。 项目二,合同条款的拟定。 掌握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拟定, 包括品名、品质、 数量、包装条款、价格条款、装运条款、保险条款、支付条款、争议条款。 项目三,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掌握出口合同履行和进出口合同履行。 3.2 学时情境(或项目)设计 学习情境 1:交易磋商与书面合同参考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利用网络开发客户的主要方法,熟悉外贸函电及电子邮件的写作要求, 了解外贸企业参加展会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明确交易磋商的内容和程序,熟悉公约中对发盘和接受的相关规定;明 确书面合同的意义、形式与内容,掌握书面合同主要条款; 子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任务一 开发客户 利用

13、网络开发客户; 利用展会寻找商机; 业务实例 - 产品发布及开发函;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二 交易磋商 交易磋商的形式与内容; 交易磋商的程序; 业务实例;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 三书面 合同 的签订 书面合同的签订; 合同的主要条款; 业务实例;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学习情境 2:合同条款的拟定参考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品质、数量、包装的基本知识,明确合同条款应包含的内容; 熟悉 2010 年通则,掌握6 个常用贸易术语的使用要求,掌握出口价格 核算的方法,明确装运条款应包含的内容; 了解各种运输方式, 掌握海洋货物运输的类型特点、海运提单的

14、作用、 种类 及运费构成,明确装运条款应包含的内容; 了解保险的基本知识, 掌握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范围、险别及保险 责任等相关规定,明确保险条款应包含的内容; 熟悉常用的支付工具与支付方式,掌握主要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 熟悉各种 支付方式的性质、种类和业务流程,明确支付条款应包含的内容。 6 掌握商品检验的作用与类型, 了解有关的检验证书与检验机构,熟悉不可抗 力事件的认定及处理方法, 熟悉仲裁的作用与程序, 明确合同条款应包含的 内容。 子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任务一 品质、数量 与包装条款的拟定 品质条款; 数量条款; 包装条款;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二价格条款 的

15、拟定 贸易术语及惯例; INCOTERMS 2010 贸易术语; 价格核算及价格条款的拟定;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三装运条款 的拟定 海洋货物运输; 航空、铁路、集装箱与国际多 式联运; 装运条款的拟定;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四保险条款 的拟定 海洋运输货物的承保范围; 我国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 我国其他运输货物保险及协会 货物条款; 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五支付条款 的拟定 国际贸易支付工具;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汇付与托 收;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 - 信用证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六争议条款 的拟定 检验、异议

16、与索赔条款; 不可抗力与仲裁条款; 装运条款的协定;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学习情境 3: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参考学时: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出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熟悉“证、货、船、款”各环节的相关要求, 了解各种相关单证; 掌握进口合同履行的基本程序,熟悉“证、船、款、货”各环节的相关要求, 了解各种相关单证; 子项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7 任务一出口合同 的履行 落实信用证; 备货报检; 订舱、报关与保险; 制单结汇;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任务二进口合同 的履行 开立信用证; 订舱与保险; 审单付款; 报关提货;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 4课程实施 4.1 教学条件 4.1.1 软硬件条件 本课程需要在具有良好内外网络环境的机房实训室组织教学。 硬件环境要求:高性能学生台式电脑;部门级机架式服务器;1000M校内 网络环境; 100M学校出口访问带宽;并保证内外部网络、服务器和客户机间的 网络正常连接,数据访问畅通;多媒体教学环境。 软件环境要求: 安装国际贸易流程模拟实践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 客户 端具有良好的软件环境;网络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