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11723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6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外科急腹症的 诊断和处理,奉节县人民医院 小儿外科,一、概 述,外科急腹症,系指患者以急性腹痛为最先的或主要的症状,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常需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往往可危及生命的若干腹内病变。 如何搞好急腹症教学(或继续医学教育)、培养科学性临床思维、克服思维偏差、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临床课题。,小儿外科急腹症特点: 起病急、病情重且发展迅速、变化快 病因复杂、涉及学科广 患儿不合作 易导致误诊,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身处第一线的医师责任非常重大,必须于短时间内安排好各种检查,要熟练掌握小儿外科急腹症诊断和

2、处理的理论和实践,诊治要求及时、准确,并予以正确治疗,防误诊、漏诊及误治,从而改善预后。,腹痛的分类与临床特点腹痛:是指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化因素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反应的警戒信号。 按神经支配、传导途径不同分类:躯体性腹痛:腹部脊神经受刺激内脏性腹痛:内脏神经受刺激感应性腹痛(又称牵涉痛、放射痛): 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象称为感应性腹痛。这一感觉过敏或疼痛区称为海德氏带(Heads Zones)。,躯体性腹痛的特点:痛阈较低、痛觉敏感疼痛常伴有腹膜刺激征定位明确植物神经反射缺如或少见体格检查特点是肌紧张、反跳痛,内脏性腹痛的特点:痛阈较高

3、,对针刺、切割不敏感,对炎 症、缺血、牵拉敏感疼痛范围广泛而弥散,定位含糊疼痛性质和程度与脏器结构有关疼痛部位与脏器胚胎起源有关常伴有植物神经反射 (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 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 体格检查特点为压痛或深压痛,小儿腹痛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 小儿腹痛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的表现。 新生儿机体反应差,虽有严重的腹内脏器病变,但往往不表现腹痛,而仅出现顽固性腹胀和频繁的呕吐。,婴幼儿多无自述腹痛能力,更不能确切陈述腹痛的性质、部位及其演变过程,仅

4、以其表现可被家长及医生理解为腹痛,如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哭吵、两下肢蜷曲、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甚或精神萎靡。 年长儿腹痛时常哭闹或转辗不安,双下肢向腹部屈曲,手护腹部,而对腹痛性质、经过常常描述不确切,定位能力差。对腹痛病儿的正确诊断,有赖于医生详询病史,耐心观察腹痛情况,仔细全面地进行检查,方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二、病 因,(一)儿内科疾病 腹内疾病:腹泻病、急性胃肠炎、过敏性肠炎、小肠结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痉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胰腺炎、尿路感染等。,腹外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

5、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 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 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糖尿病、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毒:食物、毒物、慢性铅中毒 败血症 带状疱疹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哮喘,(二)儿外科疾病 急性阑尾炎、美克尔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 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急性肠扭转、各种原因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 泌尿道结石 肝破裂、脾破裂 卵巢囊肿扭转 肝脓肿、膈下脓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腹裂、先天性胃壁缺损、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无肛

6、等。,脐膨出,腹裂,三、小儿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方法,急腹症的诊断原则和要求:“稳、准、快”贯穿整个诊断过程“三定”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定因诊断,培养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应从关键三点着手: 急腹症与内科急性腹痛的判断 “一元化”解释所出现的症候群 定位、定性、定因诊断 所有诊断、鉴别诊断均建立在: 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体格检查 合理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 详细、正确地采集病史。病史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极为重要,既要真实又要全面,重点放在腹痛和消化道症状上,特别应了解以下几点: 小儿外科急腹症的年龄特点: 新生儿期:先天性胃肠道、腹壁发育畸形,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腹裂、先天性无肛等 4

7、个月2岁:急性肠套叠、腹股沟斜疝嵌顿等,2岁学龄前:阑尾炎、肠蛔虫症、腹部外伤 较大儿童:阑尾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肠和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腹部外伤等。 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的诱因,起病的缓急,症状出现的先后主次和演变过程等。,腹痛部位:一般来说,起病时最先疼痛和疼痛最显著的部位,多半即病变所在部位,根据脏器的解剖部位,可以做出病变所在部位的初步判断,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转移性腹痛,如阑尾炎的腹痛可始于上腹部或脐周,然后转移至右下腹。 异位内脏引起的腹痛,如异位阑尾炎可引起上腹部疼痛,甚至左上腹部、左下腹部疼痛。, 放射性疼痛: 由于内脏病变,因

8、神经支配的关系,受刺激的内脏神经末梢冲动在脊髓的相应体表部位出现疼痛,常见的有: 急性胆囊炎及胆管炎可放射至右肩部; 急性胰腺炎可放射至左腰部; 肾及输尿管结石可放射至同侧腹部; 右下叶肺炎、胸膜炎、心肌梗塞可向同侧上腹部放射。, 可按小儿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上腹痛: 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 右上腹痛: 胆总管囊肿、胆囊炎、胆石症、尿石症、胆道蛔虫症。 左上腹痛: 多为脾脏创伤等。, 脐周围痛: 多为小肠病变,如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但小婴儿通常不管何处痛,都指向脐部。 右下腹痛: 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9、肠结核、 尿路感染、卵巢肿瘤扭转等。 左下腹痛: 多为痢疾、粪便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腹痛的性质: 往往表示病变的不同性质,在鉴别病变上有重大意义。 持续性钝痛或隐痛: 一般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的表现。 阵发性绞痛: 一般是管腔阻塞或括约肌痉挛收缩的结果,而根据绞痛发作频度和剧烈程度,有时还可反映出梗阻的性质(单纯性或绞窄性)和梗阻的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 既有持续性腹痛又有阵发性加剧: 多表示炎症与梗阻并存。绞窄性肠梗阻在临床上一般先有梗阻性的阵发性绞痛,至发生血运障碍后转为持续性疼痛而又阵发性加剧。,腹痛程度: 一般来说,腹痛程度反映了腹内病变的轻重,但不同的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

10、有所不同,如某些功能性病变的腹痛可以表现得比较剧烈。 此外,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腹痛程度也有所区别。,一般炎症引起的疼痛较轻,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患者多能忍受; 管腔梗阻的绞痛多较剧烈,病人常满床翻滚,如胆道蛔虫症呈阵发性钻顶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常呈突发性而剧烈的刀割样疼痛;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腹痛有时非常剧烈,可能导致休克,但病人多宁愿平卧或侧卧、俯卧而不敢多动。,伴随的消化道症状: 因患儿不能用言语或不能准确用言语表达其病变情况或疼痛所在,其体征也不如成年患者表现明确,故其诊断主要依靠一般的临床分析,包括: 恶心、呕吐情况: 须明确其呕吐是乳汁不能下咽而立即引起的回奶,还是咽下后隔一段时间发生

11、的喷射性呕吐; 其呕吐物是否含有胆汁、粪汁、血液等;,腹胀现象: 患儿是否有腹胀,其腹胀仅限于上腹部还是累及全腹,有无腹壁静脉显露、腹壁红肿现象。食后呕吐时间越早,梗阻部位越高,其腹胀程度较轻;梗阻部位越低,其食后呕吐间隔时间越长,而腹胀越严重,甚至累及全腹部。,大便情况: 患儿是否有过胎便,第一次排出胎便距出生的时间;注意大便的性状及颜色。 果酱样血便是小儿肠套叠的特征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则排出带腐肉臭的红豆汤样便。 腹痛发作后停止排便、排气,可能是机械性肠梗阻。 需综合全面的材料分析,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扑捉新的信息。,伴随的其他症状: 如腹痛伴发热,咳嗽则为呼吸系统疾病 伴尿频、尿

12、痛、血尿或脓尿者,多为泌尿系统疾患,但阑尾脓肿也可有尿路刺激症状或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须注意鉴别。 伴黄疸者多系肝胆疾病。 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道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扭转等。, 仔细、耐心体检: 体检对疾病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腹部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要多次反复对比进行。 全身情况:生命体征监测,有无脱水、休克等表现,有无心肺病变的表现,有无黄疸(肝胆疾病)、结膜苍白(出血性疾病)、皮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过敏性紫癜等)。,腹部检查: 对是否有急腹症存在以及急腹症属何种性质,最具有诊断和鉴别的意义。 腹部视、触、叩、听,尤其注意腹膜

13、刺激征 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腹股沟区的查体,直肠指诊等。,腹部触诊是关系到能否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触诊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争取小儿合作接受检查,婴幼儿可利用玩具或吸奶;年长儿力求让患儿自己用一个手指,指明疼痛部位或范围; 不合作者,可于啼哭吸气时检查或待病儿睡眠时进行检查; 检查者应态度和蔼,手宜温暖,动作轻柔缓慢;,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部位,要反复对比各部位的反应,找出压痛及紧张部位、范围和程度,可疑时应反复检查,最好能争取在小儿安静时或入睡后再次检查。 应强调三层(轻、中、重)检查法,在施行检查中要注意观察实施各种手法时,患儿面部表情、局部是否拒按、哭叫程度是否严重。

14、,若全腹柔软,疼痛部位不固定,基本可排除外科急腹症。阑尾炎,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同时有反跳痛、肌紧张;全腹肌紧张伴压痛及反跳痛者,提示有腹膜炎存在或腹内空腔脏器穿孔。 腹内触及肿块者对疼痛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肠套叠可于右上腹或脐上方触及腊肠样肿物;蛔虫性肠梗阻,常在腹痛缓解时,于脐周触及不规则的条索状物;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时可在右下腹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辅助检查 化验:血常规、血生化、血尿淀粉酶、肝功能等。 X现检查: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膈下游离气体、肠腔内气液平面或充气扩大的肠袢、双泡征(十二指肠梗阻)、杯状充盈缺损(空气灌肠诊断肠套叠)、钡餐诊断肠旋转不良、钡灌肠诊断巨结肠、结石阴影(

15、尿路结石或胆结石)、右上腹部或右下腹部钙化斑块(胎粪性腹膜炎)等。,超:有无腹水、结石、包块、肠梗阻等,肠盘旋征(诊断肠旋转不良)、同心圆包块(诊断肠套叠)、腹内脏器外伤。,腹腔穿刺:判断腹水的性质,根据穿刺抽吸所得的肉眼观察和化验结果可将病变分为三类: 有急腹症指征的阳性表现: 能抽得全血20ml(小儿10 ml);红细胞1.01012/L;白细胞0.51012/L;淀粉酶175单位/dl;革兰染色涂片找到细菌;有胆汁;有食物微粒。 有继续严密观察的指征(中界):抽出液目视为粉红色;红细胞(0.51.0)1012/L(钝性损伤后);白细胞(0.10.5)1012/L;淀粉酶75175单位/d

16、l。 可暂时保守治疗的特征:腹腔灌洗液澄清;白细胞0.11012/L;淀粉酶75单位/dl。,腹部CT、ECT:腹内各脏器改变、美克尔憩室等 腹腔镜检查:直视腹内各脏器改变。 腹腔镜在小儿急腹症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腹腔镜以最小的损伤,给予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是内环境稳定的微创术式之一,对腹腔脏器干扰小,对患儿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痛苦小、美容、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四、小儿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首先判断有无外科急腹症? 其次判断外科急腹症的性质,确定腹痛病因:炎症?穿孔?梗阻?出血? 最后估计或确定发病的部位和/或器官及病情严重程度, 首先判断有无外科急腹症? 内科急腹症的特点: 有引起腹痛的内科疾病本身固有的症状和体征; 一般先有发热或呕吐、腹泻,而后出现腹痛; 发病一般缓慢,腹痛可轻可重,腹痛部位不明确,短期内病情不恶化,喜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