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

上传人:1598****930 文档编号:14511089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秘写作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浅谈朗读教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一节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曾经就有语文专家说过:上语文课,不朗读,怎么叫上语文课呢?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教学方面,提出了以下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

2、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日常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朗读教学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操着一口方言腔,这对于朗读教学是一大拦路虎。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为之烦恼,每次遇到朗读课文时总能多多少少闹出点笑话,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对朗读的孩子是一种打击。为此,我想了以下方法来应对。首先,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对孩子们操之过急,一步步来改变。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每个老师都会在教学目标一栏中定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我们应该把这个目标实施到每节语文课中,不要只是纸上谈兵。在

3、朗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坚决不放过每个字词的教学。在此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学生每次朗读之前,播放片段朗读录音,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每一个字的发音和朗读的情感。有时在指导朗读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朗读片段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这样也可以加深情感的把握。其次,要把朗读贯穿于整堂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在反复的朗读中揣摩课文的用词用句。教师要重视朗读,在其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这就

4、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多了,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老师也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朗读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课堂上要多给时间让学生去朗读,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不要一味的灌输书本知识。讲得再多,都没有学生亲自朗读体会得来的深切。我在自己的班里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之前的我在课堂上就习惯满堂讲,总是不放心把问题交给学生去处理,生怕学生讲不出来,尤其在展示课中,更是不敢生成。可是,这样的上课模式并没有将学生的成绩提高上来。之后我反思了良久,真正的教学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才是主体。于是在教

5、学时,我多把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朗读去体悟。这种教学方式,比我一个人单独地讲解课文内容和所表达地情感要更好把握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从而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所以可以看出,朗读一定要还给学生亲自去读去悟。另外,朗读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所朗读的文章特点进行选择。具体可采取以下方式:教师范读、全班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分段朗读、角色分配朗读、动作表演读、开火车读等等。采取的方式越多,就能更大地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更好地实施朗读教学。如果每堂课上都

6、采取全班齐读的方式,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倦怠了,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时,多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这样能激发他们的朗读动力。最后,朗读教学要多多训练。要想让学生的朗读达到较高的境界,就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读破句子。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朗读时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如果有错误,要及时地正音,教读,但绝不要严厉批评,这样会打消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导致以后不愿意再开口朗读。朗读的训练非常重要,不管是课堂中还是校内校外的一些活动中,一个孩子的说话

7、能力就体现了他平时的朗读功底,朗读的功底提高了,那么演讲也就不成难题了。所以,我们要多多发现学生读得好的词语,对于朗读功底不厚的学生就先从词语抓起,词语读好了再读句子,句子读好了再连起来读整段的话,从而朗读整篇课文。就这样用鼓励的方式带动朗读教学的良性发展。朗读教学是一项细化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其踏实地实施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一定会达到一个理想的目标。【篇二】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小学朗读教学论文:巧设朗读指导优化语文教学小学朗读教学论文:巧设朗读指导优化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一环,在朗读教学中,

8、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品,顺利地进入文本的意境,就能与作者心心相印,灵犀相通,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唐老鸭新传一课中,我重视朗读指导的设计,充分体现它的多样性、递增性、解构性和整合性,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语文教学。一、朗读指导的多样性设计一句子:“收鸭毛!收鸭毛!高价收鸭毛!”(1)师:如果你是收鸭毛的人,你会怎么喊?(2)师:对呀,收鸭毛人的喊声一定很响,你已经注意到了这三个“!”(“!”变红)(或者预设:太轻了,唐老鸭没听到,再响一点,注意这里的三个标点。)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3)师:再仔细看看,收鸭毛人的话里哪个词最

9、让唐老鸭心动。对,就是这个“高价”(“高价”变红)什么叫“高价”?(对呀,很高的价钱。)你来读读。(再指名读)恩,这么充满诱惑力的喊声唐老鸭怎么会不心动呢?(4)课文一开头就写了收鸭毛人的叫喊声,把唐老鸭吸引住了,把看文章的我们也吸引住了。这真是先声夺人啊!【朗读指导可根据标点、关键词、音色变化、音量等方面来指导。这一句句子指导朗读先抓住感叹号这个标点让学生从音量上来学习朗读,再抓住关键词“高价”懂得唐老鸭对金钱没有抵抗力。最后通过教师举重若轻的过渡语学生了解到话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的语言效果。】二、朗读指导的递增性设计二句子:听到喊声,唐老鸭看着自己全身丰满漂亮的羽毛,心想:假如把羽毛卖了,买

10、件大衣,再上饭店吃上一顿多好哇。(1)师:唐老鸭卖掉自己的羽毛又是想去吃一顿又想去买新衣服。谁来当唐老鸭美滋滋地读一读?(2)师:要读好这句长句除了按标点停顿,还可以适当地作自然的停顿。(3)师:唐老鸭托着腮帮子,心里满是想法。心里的想法读起来要慢一点、轻一点。老师来读一读。等会儿请你来挑战老师。(4)指名2人挑战读。(5)女生读。【朗读句子要体现一个不会到会,会到更好的过程。这是个长句子,朗读句子首先是通顺,所以通过停顿指导学生先把句子读通顺。接着教师再指导唐老鸭内心想法要慢、要轻。通过挑战老师个别指导,最后由点到面请女生读一读。】三、朗读指导的解构性学习第一小节中唐老鸭为什么要卖掉羽毛后,

11、我设计了一个引读段落。是啊!因为唐老鸭听到收鸭毛人的叫卖声“收鸭毛!收鸭毛!高价收鸭毛!”这叫喊声多么诱人!看到自己全身丰满漂亮的羽毛,它心动了!想假如把羽毛卖了,买件大衣,再上饭店吃上一顿多好哇,所以它决定把羽毛卖掉了。师小结:唐老鸭的想法真是简单!通过唐老鸭听、看、想的句子解构重组,回顾唐老鸭卖掉羽毛的原因。【最后一小节,我设计了三句并列的句子引读:唐老鸭真后悔,不该为了一顿好吃的食物失去了珍贵的东西。唐老鸭真后悔,不该为了一件大衣失去了珍贵的东西。唐老鸭真后悔,不该为钱而失去珍贵的东西。通过原本一个句子延展开到三个句子,更进一步了解文章主旨。】四、朗读指导的整合性设计四句子:唐老鸭赶到池

12、塘边,甩掉大衣,跳进水里,可是,不但没有游向前,反而慢慢沉下去。(1)请大家圈一圈唐老鸭的动词。出示答案:赶、甩、跳、沉(2)指名读。(3)你读正确了。一个赶字说明唐老鸭跑得快,跑得急,它想像别的鸭子一样到水中嬉戏。身上的漂亮大衣不是脱掉,是甩掉,它迫不及待地跳进水里,所以前面三个词要读得快一点。照理唐老鸭是会游水的,可没想到沉下去了,所以“沉”这个动词读得响一点、慢一点。(3)指名1人读,评价:唐老鸭不但没有游向前,反而沉下去,“不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唐老鸭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自如地游水,昔日的游泳健将现在是旱鸭子了。【朗读不是孤立的环节,它与阅读理解、识记生字、语言训练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3、在这句句子中让学生圈划描写唐老鸭动作的词,接着指导学生四个动词的读法,也理解了唐老鸭的迫不及待。然后帮助学生初步涉猎“不但而且”关联词的作用。】【篇三】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多样性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方法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方法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进行的基本训练之一。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学生的朗读要由教师指导。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的重要作用。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了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

14、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读一遍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还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致、风格,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阅读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重视阅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

15、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一、在质疑中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在执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猜一个谜语“千条线、完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引出课题,接着提出问题:你们见过一些什么雨?而进一步提出春雨有没有颜色,都有些什么颜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带着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去阅读课文。这样学生阅读起来就更加认真,更能入境。二、分角色朗读好动、好胜心强使得表演读和赛读成为了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适当、巧妙地运用,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效果。如在执教荷叶圆圆一

16、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这种分层递进的朗读,不仅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更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朗读空间,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指导学生朗读的同时,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尝试着去总结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于向困难挑战,敢于质疑。让学生在相互的比赛阅读中发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此外,在课堂上应不断变换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轻声读、自由读、还可以引读,配乐读等等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三、创设情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朗读形式“课堂教学要多读精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