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11062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文献的概念与意义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的概念与意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朱同同,文献是人类认知信息的一种传递工具,也是构建图书馆事业的物质基础。研究文献,熟悉文献,是搞好馆藏文献建设的起码要求。,先介绍有关文献的一系列概念,如信息、知识、图书等谈起 再说明文献的由来和演化过程 最后阐述文献的构成、社会特性和意义,导语,一、有关文献的一系列 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 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申农)。 非物质,非能量,是一种依存物质的普遍存在。热力学解释为负熵。 两者间的传感物。即从信源通过信道传送到信宿去的东西。,“两者间的传感物”这一信息定义意味着,信息: 可以发生在两个自然物之间, 可以发生在自然物和感知生物之间, 也可

2、以发生在两个感知生物之间。 据此可以对信息做如下划分,文献基本概念的关系,二、文献的由来与演化,1、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间接性,人类认知信息的间接传递途径:,2、两种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工具,口头语言工具,形成口耳相传方式。 口头语言,是一种声音与涵义相对应的物理状态体系。,痕迹符号语言工具,即文字工具,形成文献传承方式。 文字,是一种音、形、义相对应的痕迹状态体系。,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方式一,人类认知信息传递的方式二,口头语言,以其与认知涵义有完备的对应性能,符合人 类身心禀赋发展特点,特别适合日常的直接面陈场合等优 点,而发展成今天人类传递认知信息的有力工具之一。但 它瞬间即逝的声波基础,不能

3、适应人类一些重要认知信息 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传递的要求。 这是以文字为基础的文献传递方式必须产生和崛起的历史 逻辑。,认知信息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 传递要求的产生,取决于认知信息的重要程度。,何事最重要? 关系民族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重大决策,如确定领袖、 农事、狩猎、征战、迁移、通婚、祭祀、丧葬等。,如何决定?请示神旨。方法:占龟和祝蓍,占龟结果,构成意义痕迹符号系统,逐步形成文字 祝蓍结果,构成意义实物系统,逐步形成一些民间问卜方法,3、文献概念的演变,三、文献的构成和特点,1、认知内容,认知内容指文献所蕴涵和表述的思想 意识、认识成果和知识情报等。用英国

4、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 K . R . Popper ) 的话说,是“没有认识主体的客观知识”。 它是人类物化的精神财富,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成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2、痕迹符号,痕迹符号指文献中与认知涵义相对应 的一种带有人为规范的痕迹状态体系, 包括表现为文字与图形的裂痕、刻痕、 抹痕和印痕,表现为图形和点阵的光化 学痕,表现为声频、视频与计算机编码 或数据的磁痕和光痕。,3、载体材料,载体材料指文献中痕迹符号的物理承 载体。是人类专门选定或制成,用以记录 文献痕迹符号的特定材料,如龟甲、兽骨、 金属器皿、石碑、刻崖、印章、简册、缣 帛、粘土版、贝叶、桦树皮、莎草纸、蜡 版、羊皮、纸张、唱片

5、、胶卷、相片、磁 带、软盘、硬盘、光盘、计算机网络等。,4、记录方式,记录方式指把表达文献认知内容的痕 迹符号记录到载体材料上去的方式。裂痕、 刻痕、和抹痕只能用手工方式记录,如灼 烤、雕刻、书写等;印痕可以用机械方式 记录,如印刷;光化学痕、磁痕和光痕一 般自动记录。 记录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激光打 印、录制、复印、光电誊印、自动冲洗、 扫描录入、电传、网络传输、数据下载等, 声控技术的出现,为记录方式的变革带来 理想的曙光。,文献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是物化的 精神财富。认知内容是文献的价值内核, 载体材料是文献的形态外壳,而痕迹符号 及其记录方式,则是使文献的内核和外壳 有机结合的中介

6、和手段。它们都是文献缺 一不可的构成要素。,四、文献的社会特性,1、系统的知识性,文献是社会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这类资源可 分三类,一人才,二文献,三一般社会产品。 三类资源虽都蕴涵大量知识,但使其所含知识处于 系统揭示、整体梳理和充分解释状态的,唯有文献。 文献在三类智力资源中自成系统。文献全面反映一 个时代各领域人类的认知水平,也全面反映各历史阶段 人类达到的认知水平。 文献具有独立的知识系统意义,这是任何一类社会 产品都无法比拟的。,2、媒介的传播性,文献是一种专为传播知识的社会制品。为 了优化承载、处理和传递认知信息的环境、条 件和手段,人类经过数千年孜孜不倦的探索追 求,在文献四

7、构成方面,作过大量改进。,纸文献是以往社会中解决人类知识传递的 专门工具。其优良的媒介传播性,如跨时差、 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容量等,是任何 一类社会产品都无法比拟的。 目前崛起的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技术, 使文献走向虚拟化,使文献的媒介传播性进一 步提高,如轻量化承载、高密度存储、瞬时性 传输、形象化显示、多角度检索、网络化利用 、高速度处理等。,3、价值的共享性,文献的知识价值不因使用而有所损耗,相 反,使用得人越多,其价值越高。文献的知识 价值有独特的共享性。,文献的价值共享性,是著作权成为现代三大知识 产权之一的原因。著作权侵犯者正是恶意利用了文献 价值的共享性,才得以谋取私利的

8、。 读者作为公众,只能利用文献的价值共享性,去 享用文献的知识价值,但对作为公物的文献外部形质, 则无权独享独耗。这是图书馆文献赔偿制度的主要根 据。,4、效用的相对性,文献效用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 效用发生的间接性和效用对象的专指性。,文献的知识价值须通过 人才能得以实现。科技文献 须通过科技人才才能转化为 生产力。文献不能直接发生 社会效用,文献须与有效的 阅读活动相结合,才能间接 地产生效用。拥有文献虽拥 有认识、改造世界的可能, 但不等于说就一定拥有知识, 也不等于拥有文献的全部效 用。文献是一种间接的社会 生产力。,文献的知识内容和水平参差不 齐,决定了其社会效用的产生,与 阅读

9、者文化程度和当前需求有很大 关系。文献效用的专指性,与一般 社会产品都可尽量作到方便每一个 人使用是不同的。照相机可以 “傻 瓜化”,狭义相对论 无法 “ 傻 瓜化”。,五、文献的意义,文献是存储和传递认知内容的一种 最重要的工具,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有力武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攀升到 自由王国的阶梯。,谢拉(J.H.Shera)说 : 没有一定形式的文字记载和 保存文字记载的方法,便没 有持续的文化。,巴特勒:所谓图书,是 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 置(social mechanism)。,卡尔 波普尔用 “在废墟 中如何重建世界”的两个思想 实验”,来说明包括文献在内 的“ 客观知识”

10、对人类发展的 重大价值。他认为文献属于“ 世界3”的哲学范畴。,文献的哲学意义: “上帝”创造了物种,人类则创造了破译这些 物种基因的文献。 “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则创造了能够解释 和构建这个世界的文献。 人类是因为有了文献,才得以在“上帝”面前 毫不逊色的。,恩格斯曾强调,劳动在从猿到人进程中的作用已重要 到如此地步,以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 劳动创造了人本 身”。 文献显然也无愧于此类评价。 文献作用之重要,在人类战胜自然和自我的过程中, 是怎么估计也不嫌高的,以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献 使人变成了“上帝”。,“给我文献,我就能创造一个世界!” 新阿基米德语录,1、基础的认知交流意义

11、,认知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样,是人类生存 发展的三大柱石,是人类最基础的社会资源。 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简单,生存交往范围有 限,社会理念系统简单,决定了它只能产生简 单的口耳相传式的交流方式。 文明社会的认知信息交流环境,不可避免 地提出跨时差、长距离、可再现、不失真、大 容量的认知信息传递要求,因而也不可避免地 产生文献这一新的认知信息传递方式。 文献在转变人类认知信息的交流手段方面, 有着基础性的变革意义。,2、深刻的身心发展意义,文献在人类个体一生的身心素质发展过程 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深刻作用。 文献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也是防 止成人心智退化的重要条件。 文献环境,是实施终身教育的必要

12、条件。,3、巨大的文明进步意义,文明史仅占人类300万年生存史的千分之一 到二。人类有过漫长的蒙昧阶段,只是到最后一 刻,人类才 “ 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 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 。文献的应用对全人类而 言,太值得庆幸了! 文献是一个民族跨进文明的关键。上世纪以 来发现的处于蒙昧阶段的民族,一无例外地没有 应用文献。 一个文献贫乏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民族。 一个缺乏文献利用环境和阅读习惯的民族,是没 有希望的民族。,4、重要的战略资源意义,文献由于以下原因,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重 要对象: 1、文献技术发展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2、文献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定位不断上升 3、文献是支撑国际战略竞争的“生态”要素,谢谢听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