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卷试题政治(一)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10868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卷试题政治(一)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卷试题政治(一)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卷试题政治(一)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0-2021 学年必修 1 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双基训练金 卷 政政治治(一)(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02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3 3 分,

2、共分,共 60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 C原始社会处于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的旧石器时代 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 【答案】B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别,A 说法错误;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 阶段,B 叙述正确;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那时,人们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C 叙述错误;原始社会虽然生

3、产力低下,但是原始人类 学会了人工取火等技术,积极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D 说法有误。 2人类文明是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文字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文明的跃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B CD 【答案】A 【解析】“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与“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 动产品”是原始社会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是文明时代伴随奴隶社会而来的依据。 3下列关于奴隶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在奴隶社会里,奴隶制的显著特点是奴隶主根本不把

4、奴隶当人看 奴隶社会是第一个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AB CD 【答案】C 【解析】都符合奴隶社会的实际情况,是正确的表述;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 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错误。 4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C诸侯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 D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 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使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5、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A 正 确。 5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 比拟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其根本原因是() A利用了自然力方面的巨大进步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答案】B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解析】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其根本原因是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 符合题意。A、C、D 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6、。 6“1640 年革命和 1789 年革命,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解析】“1640 年革命和 1789 年革命”分别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它们产 生了资本主义制度,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C 正确。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本家的 利润大幅度增长,就业率较高,失业率较低,物价上涨较慢,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对 改善。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

7、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B科技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已得到解决 D科技的发展已成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源泉 【答案】B 【解析】项说“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是错误的,工人失业现象等说明工人阶级 经济地位并未发生根本变化;C 项说“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已得到解决”是错误的,资本主义 制度的基本矛盾并未解决,经济危机发生说明其依然存在;D 项说“科技的发展已成为资本家获取 利润的源泉”是错误的,真正给资本家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是工人的劳动,资本家通过生产资料占 有而剥削工人剩余价值;B 项说明了科技提高了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故

8、选 B。 8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 年 2 月 21 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 世,距今已有 171 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明确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标志着社会 主义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ABC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的诞生,故正确;共产党宣言明确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故正确;共产党宣言提供的是理论支撑,排

9、除;共产党宣言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 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但没有划定时间界限,排除。选 D。 9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 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答案】D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D 正 确。 10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 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 是完全必要的。在此,恩格斯强调共产党宣言()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

10、向联合 B使工人斗争富有科学性 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A 不选;“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 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强调的是工人斗争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主导的重要性,B 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说法错误,C 不选;D 观点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 11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 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

11、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马克思、 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 宝贵的材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 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BC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 了历史舞台,故正确;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故正确;工人运 3 动不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验证,排除;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排除。 选 A。 12以下历史事件中,能作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的是() A五四运动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D十月革命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

12、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故选 B。 13决定中国民主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共产国际的指示B苏俄的革命经验 C中国的特殊国情D毛泽东思想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道路,C 正确。 14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不允许 B无产阶级不允许 C封建主义不允许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其 他都不是根本原因。故选 D。 15.中国新民主主义

13、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走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 【答案】B 【解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 和大力支持;反革命势力的分化瓦解;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援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 导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 16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的标志是() A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B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前途不同 【答案】A 【解析】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

14、阶级手 中,A 正确。 17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是() A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B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答案】A 【解析】1956 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选 A。 18.党的八大指出的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15、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 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 正确。 19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A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党的八大的召开 C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B 【解析】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探索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B 正确。 20有一场变革,它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

16、现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 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此 重大历史重件是() A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 B1952 年底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故选 D。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三本卷共三大题大题,共,共 4040 分。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在 20 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 “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 说明十月革命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 (12 分) 【答案】推翻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