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双基训练金卷(一)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10683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双基训练金卷(一)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双基训练金卷(一)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双基训练金卷(一) 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化 学 (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2、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反应最多有A4个 B5个 C6个 D7个【答案】D【解析】氧化铜与氢气、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钡与碳酸钾、稀硫酸反应;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2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一组为A纯盐酸、氨气、硫酸、干冰B胆矾、盐酸、铁、碳酸钙C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铜、碳酸钠【答案】C【解析】纯盐酸为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A错误:铁是单质,碳酸钙是电解质,故B

3、错误;蒸馏水、氨水、碳酸氢钠、二氧化硫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组合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碳酸钠是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物理变化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故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CO2和O3分子式不同,结构相同D单质硫有S2、S4、S6等,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答案】D【解析】A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但二者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O2和O3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相同,属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S2、S4、S6等是硫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都是硫的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答案为D。4根据下列化学

4、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结论:该溶液中有SO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中有NH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D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I2的氧化性比Cl2强【答案】B【解析】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有SO或Ag+,故A错误;B铵盐和碱反应放出氨气,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5、变蓝,说明该溶液中有NH,故B正确;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Fe(OH)3沉淀,得不到Fe(OH)3胶体,故C错误;D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I2+2HClO3=Cl2+2HIO3,说明HClO3的氧化性比HIO3强,故D错误;选B。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过滤操作,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B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D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Fe(OH)3胶体【答案】A

6、【解析】溶液和胶体都能透过滤纸,则通过过滤操作,不能将混合物中的溶液和胶体分离,A叙述错误;答案为A。6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硫酸、纯碱、小苏打、臭氧是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顺序排列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答案】C【解析】纯碱是盐,故A不合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

7、氧化物,故B不合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所以可以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合理;分散系的分类是依据分散质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故D不合理。7许多小溪流经硫矿和金属矿,由于含硫矿暴露在空气中或暴露在含氧的水中,这些小溪变成酸性,溪水中含有溶解的铁和硫酸盐,它们的浓度都很高。最常见的含硫矿是黄铁矿(FeS2),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当富铁的溪水和其他水混合时,溶于水的铁以针铁矿FeO(OH)的形式沉淀出来,覆盖在小溪的底部,而水仍保持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2+H2OFeO(OH)+H+,试回答:该离子方程式中

8、H+的系数为A5 B6 C7 D8【答案】D【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反应方程式为4Fe2+O2+6H2O=4FeO(OH)+8H+,所以H+的系数为8,故合理选项是D。8Fe3+、SO、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ANa+ BOH CCl DCO【答案】C【解析】由Fe3+、SO、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Fe3+和Al3+所带正电荷总数大于SO带的负电荷数;设X离子带的负电荷数为x,则:32+31=24+x1,解得x=1,即X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又OH与Fe3+、Al3+结合生成

9、沉淀,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故X可能为Cl,故答案为C。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2H+2OH+Ba2+=BaSO4+2H2O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O+2H+=Fe2+H2O【答案】B【解析】稀硫酸与铜不反应,A错误;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SO+2H+2OH+Ba2+=BaSO4+2H2O,B正确;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生成硝酸钙、水和CO2:CaCO3+2H+=Ca2+H2O+CO2,C错误;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铁

10、和水:Fe2O3+6H+=2Fe3+3H2O,D错误,答案选B。10对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H2S+H2SO4(浓)=S+SO2+2H2O:6eB3Cl2+6KOH5KCl+KClO3+3H2O:5eC2Na2O2+2H2O=4NaOH+O2:2eD2H2S+SO2=3S+2H2O:4e【答案】A【解析】根据“只靠拢、不交叉”,反应H2S+H2SO4(浓)=S+SO2+2H2O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H2S中的-2价升至S中的0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浓硫酸中的+6价降至SO2中的+4价,转移2e,A错误;答案为A。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11油条的做法是将矾

11、、碱、盐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2KAl(SO4)212H2O+3Na2CO3=2Al(OH)3+3Na2SO4+K2SO4+3CO2+21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矾、碱、盐”主要成分均为盐B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电解质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H2O=2Al(OH)3+3CO2【答案】AD【解析】A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KAl(SO4)212H2O、Na2CO3、NaCl”主要成分均为盐,故A正确;B反应中各元

12、素化合价均不变,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产物CO2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H2O=2Al(OH)3+3CO2,故D正确;选AD。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NOCKOHHNO3CaCO3CaOMn2O7DNaOHHClCaF2Na2O2SO2【答案】C【解析】A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B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C各物质归类正确;D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

13、于过氧化物,D错误;故选C。13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 BNa+Cu2+ SO NOCMg2+Na+SOCl DBa2+K+ HCO NO【答案】C【解析】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选项A错误;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选项B错误;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均为无色离子,选项C正确;DHCO、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选项D错误。14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

14、正确的是A过程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B过程中,Fe3+作还原剂C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D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答案】BD【解析】由图可知:一共发生的有三个反应H2S+Cu2+=CuS+2H+CuS+2Fe3+=2Fe2+Cu2+S4Fe2+4H+O2=4Fe3+2H2O,由此可以推出总反应2H2S+O2=2S+2H2O。A过程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故A正确;B过程中的反应为CuS+2Fe3+=2Fe2+Cu2+S,铁离子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B错误;C2+2+可以推出总反应2H2S+O2=2S+2H2O,故C正确;D过程中的反应为4Fe2+4H+O2=4Fe3+2H2O,在转化过程中O、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BD。15某工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Na+、Cl、Cu2+、SO,欲除去其中的Cu2+、SO,设计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作用是除去Cu2+B试剂a 为Na2CO3,试剂b为BaCl2C流程图中,操作x为过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