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10357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改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理教学的现状和改革平泉四中 崔春莲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令人不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肤浅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时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 ,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

2、化政重要” 。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 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所以,多年来,学生参加市级地理统考的成绩及格率都比较低。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最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新形势下,地理教 师要 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 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的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

3、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 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2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在国家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1)、在地理教学中 应用“互动教学” 法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 教师角色 ”,改 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 教学”

4、引入地理 课堂,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 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 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 面对 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 的问题,学生围绕着 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

5、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 几” 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3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 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 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2)、新授课要有“ 情境”引入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

6、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 讲”法,即“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 同学们, 现 在老师讲” ,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 老师讲学生听” 的单 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 法,即“ 同学们请 把书翻到 页” ,把以地 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 学习” 或“讨论” 来代替“讲”,用翻“ 图”来代替翻“书” 。虽然是“一字之差” ,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 新 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 ”时 ,我引入故事趣 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

7、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 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3)、在地理教学 过程中要地图化4“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所以地 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 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

8、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 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个人,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都

9、需要地图的帮助,这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此外,学习中也需要地图。大家都知道,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地图,而其它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地图的帮助。如历史就离不开地图和地理知识,语文、体育、美 术、外语 、数学等课都要有地图知识,才能学好,事实上所有的学科都是交叉的,不能截然分开。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是离不开地图这个必备的工具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 记忆、想象、演 绎、分析、比 较

10、 、判断等 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5有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位好的地理教师,也就是说,不懂地理的教师。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 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4)、在地理教学中 应加强“情感” 教育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11、,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和“以趣

12、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 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 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 亲切的地理 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6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 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 ,要发扬“民主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 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 的原则,牢记“三个代表”和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与时 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 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 地理” 到 “学会地理”,走身“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