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10206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处理现阶段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字: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含义。1. 人口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人 口 按 居 住 地 可 以 划 分 为 城 镇 人 口 和 农 村 人 口 , 还 可 以 按 年 龄 、 性 别 、 职 业 、 部 门 等构 成 划 分 为 不 同 的 群 体 。 人 口 是 社 会 物

2、 质 生 活 的 必 要 条 件 , 是 全 部 社 会 生 产 行 为 的 基 础和 主 体 。 由 于 社 会 条 件 不 同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不 同 , 人 口 发 展 过 程 不 同 , 人 们 对 人 口 现象 的 认 识 和 反 映 也 不 同 , 所 以 在 每 个 社 会 都 有 与 其 相 应 的 人 口 思 想 和 理 论 。1.1 资源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的

3、总称。如存储器、中央处理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据库、各种系统程序等。由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何谓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 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373 页,1995 年

4、6 月第 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1.1.1 环境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即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生物科学和生态学通常所称的环境是以生物为主体,环境就是围绕着生物有机体的周围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主体的不同,环境的各个组成因素或成分均可以是互为环境。人类与生物之间就是互为环境,离开主体的环境是没有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的环境定义是: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5、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里的环境也就是环境保护的对象有三个特点:一是其主体是人类;二是既包括天然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三是不含社会因素,所以,治安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要调整的环境。1.1.1.1 经济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

6、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诚然,经济,尤其是现代经济,的确是个复杂的事物. 它是一个多方利益,多个系统, 多重层次的综合体.要对经济认识得比较全面、比较透彻绝非易事 .但我们认为 ,只要能够挣脱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的束缚,只要不受 本本的纠缠, 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历史出发, 通过对大量的经济现象,进行比较科学的、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得出对经济比较正确的认识,是不难做到的。当然,在认识方法上,宜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7、地分步进行。而不应满足对经济简单地作出某种想当然的抽象的判断。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1.1 三者之间的问题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 10 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

8、 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