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模拟问答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10181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社会学模拟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社会学模拟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社会学模拟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社会学模拟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会学模拟问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名词解释芝加哥学派研究城市社会的最重要方法是实地调查。“三区”就是在镇域范围内确定不准建设区(区域绿地) 、非农建设区(城镇建设区) 、控制发展区(发展备用地)三大类型地区的规模和范围;所谓“城市生活方式” (Urban Lifestyles)是指在城市,不同群体中的人们的模式化的行动方式城市规划: 用计划的思想和方法对城市人口、产业结构、建筑物、公共场所、交通等进行通盘筹划和安排。开敞空间系统:指城市边界内的非建筑用地空间,主体是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公共绿地:指供游览休息的各种公园、动物

2、园、植物园、陵园以及花园、游园和供游览休息用的林荫道绿地、广场绿地,不包括一般栽植的行道树及林荫道的面积。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绿带: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连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地开敞空间。1、经济重组:由于城市中贫富的物理分离(即贫富的两极分化) ,富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要求政府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认为的运用建筑隔离,将他们与穷人隔离,这种人为的空间隔离从而加剧了贫富的两极分化,造成了经济重组的现象,导致种族隔离日益加剧。自由城市由此消失。2、城市化:答:1、人的生活,行为和社会活动由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强调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从农村向

3、城市的转化,强调社会生活方式由城市向农村社会的渗透。简答题1.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交互影响:答:城市化和全球化及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一方面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和世界城市的发展,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带动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化和科学技术提升了全球城市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全球化又造成了新的不平衡和结构不平衡,资本和劳工的冲突,空间极化和阶层极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普遍各个城市,既有在全球层面的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这几件的两极分化,也有城市内部富人和穷人这几件的空间区隔和城市富人区中的飞地2.哈维的资本城市化理论:哈维是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城市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4、Lefebvre 的理论思想对哈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他批判性的吸收 lefebvre 的思想。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人造环境 2,资本城市化过程 3,资本城市化与阶级斗争。2.帕克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将城市社会学研究系统化,开创了城市研究中的实地调查传统帕克的城市理论 他认为,城市是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城市总是倾向于将其人口和机构安排成一种秩序井然的和谐构图3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概念是英国人 E.霍华德(E.Howard)在 19 世纪末提出的,含义就是: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

5、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4.两个理论:(新城市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和洛杉矶学派之间的比较和认识)答:比较-芝加哥学派: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建成, 城市进程中的个人中心机构, 线性革命性的城市范式洛杉矶学派:城市的周边决定城市的布局, 全球化的、团体支配的连通性正在平衡, 非线性的杂乱的城市范式:世界城市、双重

6、城市、多元城市、赛博城市 。认识:其结果是,城市具有了这样的特征:破碎化、专业化仿佛是一个四分五裂的赌博董事会,听命于扭曲的法律和分离脱节的城市化结果。这样的城市,似乎是 20 世纪初同心环模式的城市最合适的继承者。论述题1.贫民区或穷人聚集区在当今大多数城市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它的存在和发展给整个城市在各个方面都带来重大影响。那么请结合自己的观点,从政策层面谈谈怎么解决贫民区存在的问题。答:1、经济政策(保持高就业率、持续经济增长、向贫困区人民倾斜的税收政策)2、文化政策(避免种族歧视,从文化层面为贫民区发展提供帮助)3、社会政策(大力发展各种教育,增加对贫困区居民的技能培训)4、公共政策(在

7、贫民区设立各种经济开发区,调整住房补贴政策)2. 中国当代空间重构和规划与 80 年代英美再开发经验的异同答:“企业化政府”利用手中对公共资源的垄断,利用土地出让,实现地方经济的增长,并且,在此逻辑下,城市规划从要素布局发展为空间经营,并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过于注重物质性规划和发展,忽视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保障性住房在当代中国和当时英美都显得捉襟见肘,中国的城中村现象和英美的种族和收入的隔离现象难以实际解决,重构和再开发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值得重视。虽然商业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再开发的一个特定的工具,但是在此基础上也实现了城市建设的更新换代与重建,除了商业用地外,商业用地带来的地方收入也带动了公共设施的

8、建设。3. 什么因素使得芝加哥在后福特制下城市的重塑?芝加哥的经验对当下的城市发展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答:现代城市是以资源与交通等区位优势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与发展的动力。工业增长的乏力使得中心城区的不断衰败和郊区化的兴起,但是这种郊区化的趋势在后现代时期下却被逆转,这是因为文化变成了城市与社区再发展的核心要素。芝加哥正是因为具有文化的包容性,在生活成本上又比纽约、洛杉矶更有优势使得它成为吸引一大批新的人群,被 Forida 称为创意阶层的人群,使得其在后现代城市的中央城区被重新利用与开发。芝加哥学派所探讨的理论焦点并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城市,也探讨一些关于城市发展进程中等更普遍的问题。 “芝加哥”学

9、派原打算把城市“作为一个独立分析的客体” ,因为它特别值得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城市不是刻意造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多余的安排。恰恰相反,城市是人类社会普遍的表达方式,特别能通过地域来表现社会关系4.中国城市规划中的问题(断裂和连续) 。对显示的自己思考;从场所精神的角度谈谈试图突破久立新场所的空间呈现中国的千城一面,消解历史传统的这种做法对不对?答:场所精神是指人必需与居住地蕴含的场所精神和谐一致,才能获得居留在该地心理上的安定感和满足感。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中出现了问题 如:城市变迁与城市景观形成,城市规划现代性的后果,高楼与高楼病, “模式化”与“个性化” 的竞争,神性的丧失城市建筑的世俗化,城市建

10、筑观文化的“话语霸权”与“民族性”等等。 急功近利的旧城改造方式,使得城市历史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片面的求变、求洋、求大的心态,使一些历史名城和城市的历史街区荡然无存,大拆大建毁灭古迹,导致千城一面,形神皆散。为了解决城市规划中的问题要重新反思城市规划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适应5.比较分析城市社会学的洛杉矶 vs 芝加哥学派从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两个不同阶段城市社会学的回应的角度去表达(冯豪泽)答:不同点:中国地方政府自己卖地;英美则是政府与私人房地产商相结合卖地英美再开发过程中更多的有社会群体参与进来。现代主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现代主义下的主

11、要城市规划思想:以霍华德为代表的花园城市,设想城市是大空间、低密度,拥有充足的阳光和绿地,充分的迷人的工作,低租金,高工资,有足够的场地和充足的流动资金,周围是农业的绿化带和开阔的空间所围绕,是不扩张的城市。以伯吉斯为代表的同心环形理论, 假定土地表层统一、进入单一中心城市的权力相同、对空间的竞争自由,城市趋向于形成一系列同心圆区域。 现代主义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城市建设体现出功能主义、标准化和审美情趣的抽象性。注重功能分区与用途纯化,追求统一的视觉空间秩序,将城市机械地分割为几项基本功能,强调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分区布局,再以交通网彼此联接。单一中心的城市组织,功能划分井然有序。 现代主

12、义以效率、功能主义和非人格为中心的逻辑,销蚀了地方文化,使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演变为以机械为中心的大规模城市。 芝加哥是典型的现代主义下典型的工业城市,充满等级秩序、整体感和一致性,雷同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和商业网站,统一规划的城市街道、小区以及树木。2) 后现代主义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主张异质共存、片断、个性、特殊性、地方性、强调人的尺度和小空间,去中心性。在城市设计上主张凸显个性的设计、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复归,重视地方历史文脉和古建筑,推动城市的复兴,强调社区的重要性。但其建筑设计有时为了凸显个性和高科技而显得怪诞。且由于金钱价值在城市内部社区的重要性,导致了穷人和富人的区隔,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后现代城市没有消灭等级和两极分化。 洛杉矶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分权化,片断化,各种主题公园拼接,分散化,离心化。城市居民按贫富、种族、民族分隔开,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居住在同一社区。同质相聚,异质相隔的团块化方式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如社会经济两极化、种族主义、不平等现象、无家可归,以及社会动荡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