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10157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榜学案】八级语文下册 单元评价检测(五)新课标配套课件 语文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 (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蹂躏( ) 褴褛( ) 蛊惑( ) 倏然( ) 糯米( ) 步履( ) 召唤( ) 衣钵( ) 答案:ln ln sh nu l zho 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孤注一掷 享誉 鼓舞 狰拧 B凶神恶煞 颠倒 逝世 污灭 C震耳欲聋 防碍 拘谨 怯懦 D忐忑不安 蹒跚 潇洒 目眩 【解析】选D。A.拧狞,B.灭蔑,C.防妨。,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疲惫不堪(忍受) 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 样) 惨绝人寰(人世) B.优柔寡断(

2、办事迟疑) 毛骨悚然(害怕的样子) 千古绝唱(最好的东西) C.岿然不动(稳稳地) 崇山峻岭(山高大) 逝者如斯(死 去) D.人事沧桑(茫茫大海) 灭顶之灾(水漫过头顶) 扣人 心弦 (心思),【解析】选A。B.绝唱:原指诗词创作达到最高造诣,后引申为各种创作体裁(如歌曲等)达到最高水平。C.岿然:形容高大独立的样子。D.沧桑:“沧海桑田”的缩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4.下列各项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A.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 B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

3、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C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D好像这支伟大的军队已经将他们遗忘。 【解析】选B。A、C、D三句没有比喻修辞的运用。,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南京大屠杀记录的是历史,没有新闻性,因此不是报告文学。 B寻找时传祥意在呼唤时传祥那种勤劳、正直、敬业、本分、实在的精神。 C阿炳在1950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中的一个专题的文字稿。 D滑铁卢之战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 【解析】选A。南京大屠杀是一篇报告文学。,6.(2010南充中考)语言运用。(6分) 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

4、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3分) 答:_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3分) 答:_ 答案(示例):(1)暴露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 (2)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意近即可),7国民党老兵在紧要关头想喊的是什么话,请你补充完整。(2分) 弟兄_ 【解析】回答时要考虑当时的处境和人物身份,而且话语要简洁,急促,体现人在

5、生死关头的反应。 答案(示例):弟兄们,快跑啊!鬼子想杀害我们啊!,8.为什么直接引用国民党老兵的话?引述原日军某部粟原军曹的话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_ 答案:因为他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引用他的话,使史料真实可靠,更具有说服力。引述日本参与这次屠杀的军人的叙述,更能够证明国民党老兵所回忆的事情真实可信,两者相互印证,无可辩驳。,9.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日军的残忍暴虐。(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先要找到集中反映日军残暴的语段,按顺序找出,加以概括。 答案:饿、冻、扫射、刺、烧。,10.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看这位老兵,你估计他会对同学们说什么?(3分) 答:_ 【解析】本题

6、考查想象能力。首先要注意身份和语气;其次要结合课文,不能跑题;再者要发挥想象,联系历史及今天的现实作答。 答案(示例):孩子们,中国遭人欺负的事让我都不敢去想,都是那时候我们太落后了。今天,你们生活的年代,国家富强了,小日本也不敢欺负我们了。我们要珍惜啊,要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这就靠你们了。,11.请以史工程师的口吻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注意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一定要注意用第一人称,即史工程师的口吻。 答案:儿子考上大学,妻子却因病无法送他入学。我们只得让儿子单独去报到。一周后,儿子寄回一叠发票

7、。妻子很欣慰,我却为此大伤脑筋。(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12.结合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具体分析“妻子”这个人物形象。(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找出小说对“妻子”言行的描写,从中分析“妻子”的形象。 答案:妻子一直为儿子陪读复习,费尽心血,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在培养过程中,她溺爱儿子,包办了除读书以外的所有事情,导致儿子脱离社会,缺乏独立能力。他认为儿子花钱解决问题搞好关系能成大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三点中答出两点,意思符合即可。),13.小说用不少笔墨列出一张张发票,并详细介绍“儿子”如何过独立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详写

8、的作用。联系本文的主旨家庭教育问题和现在孩子的所谓独立问题,要注意答出作者所表达的态度。 答案:详写儿子寄回发票和儿子如何过独立瘾,可以突出儿子花钱买独立的可笑(荒唐)之处,更好地表达对这种假独立的讽刺(批评、否定)之意。(意思符合即可),14.小说围绕“儿子”独立问题来写。作者借此是想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你如何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整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让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即孩子的教育问题。对于评价小说中“儿子”的这种独立,要观点鲜明,能结合儿子的行为进行评价。 答案:对“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子女)”这个问

9、题的思考。 示例:小说中儿子的独立是花钱买来的假独立,反映了他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错误的处世观念。,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被民工感动的原因。(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首先要明确此文的主题,即表现民工的什么品质。可对事例进行概括。 答案:被民工勤劳朴实、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而深深感动。,16.文中作者看到民工时的心理描写“我有点害怕,害怕常常会碰到的那些五颜六色的眼神。毕竟,我是一个人,而他们的人,有好多好多”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 【解析】答此类题一般思路有几种:一是句子在文章的开头,作用:点题。(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奠定情感基调。(倒叙、讲

10、故事、设问)有设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作用。总领全文。二是句子在文章的中间,作用:承上启下。作铺垫,引出下文。三是句子在文章的结尾处,作用:深化主旨,强化情感。点题。与前文照应,结构完整严谨。卒章显志,总结全文。 答案:为下文作对比铺垫,衬托民工美好的心灵。,17.请体会文中加点句子“一脸沧桑一脸善良一脸慈祥,眼神就跟父亲看自己时的眼神一样”“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那眼神就像看他的儿子一样”对老民工神态和眼神描写的作用。(3分) 答:_ 答案:通过老民工的神态和眼神的描写,挖掘他们美好心灵的源泉内在的善良和朴实。,18.你知道树阴底下的民工,还有着怎样的故事吗?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写法

11、,再写2个他们的故事。(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注意点:注意上下文连贯,注意结构一致,注意修辞相符,注意语句感情色彩的统一。 答案:也许,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也许,为了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19.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对他们,你做何种评价?(3分) 答:_ 答案(示例):民工,是我们美好社会辛勤的建设者,他们勤劳的品质和美好的心灵,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三、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面对救援的解放军叔叔,小郎铮举手敬礼;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捐助,玉树人感动地跪下;面对老师的善意批评,你报之会心一笑我们生活在这世上,

12、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来自亲人朋友、亲戚邻居的恩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来自阳光、高山、草木、流水的恩惠。面对恩惠,我们应该感恩,请以“感恩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通讯。 要求: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内容要真实感人。选择人物或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写作提示】要求写一篇通讯,就要按照通讯的基本要求来写。写作此文要注意两点:(1)选好典型,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同时注意紧扣材料提示中要求反映的主题。(2)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3)注意审题,“感恩其实很简单”是让我们通过人物或事件来表现感恩。,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