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9815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纲版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节化学键晶体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1 化学键分子结构,问题1:怎样理解几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化学键、分子间作 用力、氢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化学键:化学键是存在于 内或晶体内的 相 邻的两个或多个 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 用的实质均为 作用。,分子,直接,原子,电性,阴阳离子,共用电子对,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1)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比较,第三节 化学键晶体结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合金,(2)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化学键的区别与联系,聚集,分子,弱得多,化学,3.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 ,例如 等。 (2)非极性分子: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

2、 ,如 等。,不均匀,CH3Cl、NH3,均匀,CCl4、PCl5,思维延伸 非极性分子的判定 (1)非极性键形成的单质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 (2)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是否是极性分子,决定于分子中 各键的空间排列。例:AB型分子一定属于极性分子;BAB 型(AB2)若为直线形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AB3型若为平面三 角形(键的夹角为120)则为非极性分子,如BF3;AB4型若为正 四面体或正方形(夹角为10928或90),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CH4。 (3)对于既含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乙烯(C2H4)、 乙炔(C2H2)整个分子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所以它们是非极

3、性分 子,而如乙醇(C2H5OH)的整个电荷分布不对称,因而是极性分子。,知识点2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问题2:常见晶体有哪几种类型?与化学键等“作用力”有 何关系?,思维延伸,考点1 化学键的强弱与物质性质间的关系,1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于成键原子半径的大小和成键原子之间形 成的共用电子对数;成键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用电子对数 越多,共价键越强。 2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离子半径和电荷;离子半径越小, 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熔点越高。 3共价键的参数的应用 共价键的参数有键长(单位:10-10 m)、键能(单位: kJ/mol)和键角(单位:度)。 (1)根据键长和键能可以判断共

4、价键的强弱,键长越短、键能 越大,分子越稳定。 (2)根据键角可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的极性。,要点深化,(1)分子内共价键的强弱只决定分子的稳定性和分子的化 学性质,与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几乎无关。 (2)氢键既影响某些晶体的物理性质,又与某些晶体的化 学性质有关,如HF较难电离。 (3)比较晶体性质时大都比较物理性质。,例1 (2009上海)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 确的是 () A熔点:CO2KClSiO2 B水溶性:HClH2SSO2 C沸点:乙烷戊烷丁烷 D热稳定性:HFH2ONH3,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联系元素的非 金属性的强弱等来分析,

5、中等难度。选项A中SiO2是原子晶 体,熔点最高,而分子晶体CO2的熔点最低;选项B中在通 常情况下溶解性:SO2H2S;烷烃的沸点一般是随碳原子数 增多而增大,故选项C中沸点最高的应是戊烷,最低的是乙 烷;一般情况下,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 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可见选项D正确。 答案:D,1(2010改编题)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变化规律与它们的化学 键无关的是 () AF2、Cl2、Br2、I2的熔点依次升高 BLi、Na、K、Rb的熔点依次降低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的熔点依次升高 解析:选项A,F2、Cl2、Br2、I2的熔

6、点依次升高是由于分子 间作用力逐渐增大引起的,与化学键无关。选项B,Li、Na、 K、Rb的熔点依次降低,是由于金属键依次减弱引起的。选项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是由于离子键逐 渐减弱引起的。选项D,Si、SiC、金刚石的熔点依次升高, 是由于共价键依次增强引起的。 答案:A,变式练习,考点2 均摊法确定晶体的化学式,均摊是指每个晶胞(一般为平行六面体)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求晶体中粒子个数比的方法是:,1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 有 属于该晶胞; 2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有 属于该晶胞; 3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

7、胞所共有,每个粒子 有 属于该晶胞; 4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要点深化,(1)晶胞是晶体内的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一般题目中直接给出。 (2)原子晶体中无单个分子存在,一般分析“局部”或晶胞的组成,如金刚石的组成:,微观构型:正四面体; 每个C原子参与12个六元环的组成; 每个C原子跟4个C原子形成4个单键; C原子数CC键键数=12 C原子数六元环数=12,例2 (2008海南化学,24)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 确的是 ()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 解析:由晶胞可知X占据8个

8、顶点,属于该晶胞的X=8 =1;Y占 据12条棱的中间,属于该晶胞的Y=12 =3;Z占据该晶胞的体 心,属于该晶胞的Z=1,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XY3。 答案:A,2(2009武汉四校模拟)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BCaTiO3晶体中每个Ti4+与12个O2-紧相邻 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变式练习,解析:一个Ti4+被12个由4个Ti4+构成的正四边形共有,而 每个正四边形中有一个O2-(如题图)。关于说法正确与否 的判断,一般是绝对时学会找反例,相对时学会找正 例。A项,可用稀有

9、气体形成的晶体去说明;C项要注意 SiO2是原子晶体,每个硅原子与四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结 合;D项,常温下碘是固体,汞是液体。 答案:B,客观题 综合比较不同类型的化学键及不同类型的 晶体的性质。,考题一 (2009海南,19-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 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审题视点:(1)首先分析表述1中性质是否科学正确,(2)若表述1正确,再分析表述2的解释是否与表述1对应。,思路点拨:选项A,NaCl溶于水是离子晶体的特性,I2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选项B,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有关,所以正确;选项C,形成化合物不一定是最高价或最低价,所以不与最外层电子数存在因果关

10、系;选项D,因P4O10溶于水后发生了反应,所以不能证明P4O10是共价化合物。,标准答案:B,高分解密对于离子晶体较易溶于水及相似相溶原理掌握不够深刻,导致错选A项;D项中表述1不正确,P4O10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3PO4,可以导电。,主观题 与元素周期律(表)知识相联系,考查物质 的组成和性质,考题二 (2009全国理综,29)(15分)已知周期表中,元素 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 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_;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11、是_;,原子晶体,NO2和N2O4,(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 (4)这5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_, 其原因是_; 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_;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_,As2S5,NH3、AsH3、PH3,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最高,相对分子质量AsH3大于P

12、H3,分子间作用力AsH3大于PH3,故AsH3沸点高于PH3,SiH4正四面体,PH3三角锥形,H2S角形(V形),SiCl4+4NH3 Si(NH2)4+4HCl,3Si(NH2)4 Si3N4+8NH3,作答与批改实录,点评 错误原因:1.回答第(2)问时,未明题目要求,答非所问。2.回答第(3)问时未能正确推出R和Y两元素,且不熟悉主族元素的元素符号。3.回答第(4)问时未注意到“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这一信息的含义,叙述原因也是错误的,未掌握好“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这一特殊知识点。4.回答第(4)问时未明确题目要求是“写化学式和立体结构”,且未掌握对几种常见分子的立体结构的描

13、述,如CO2分子是“直线型”分子。,题后反思 分析这类试题必须依据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及分子结构(立体结构类型等),等电子体(如18电子微粒有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C2H6、CH3OH、K+、Ca2+、S2-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如NO2与N2O4在常温下可相互转变)等知识为基础。抓突破点时不仅要在题干中寻找,还要在问题中给出的信息中挖掘。,*(高考题改编)短周期元素Q、R、T、W、X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 (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14、Q_W(填“强于”或“弱于”)。 (3)由Q与X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它是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其分子空间构型为_。,弱于,CCl4,非极性,正四面体,(4)由T与X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熔点为102,沸点为184,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_,它形成的晶体是 _晶体(填类型),它的水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W有许多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同素异形体都是由如下图所示的W8分子组成的。该分子中存在_个共价键,该物质完全燃烧时 的化学方程式为_。,W8的环状结构图,AlCl3(或Al2Cl6),分子,Al3+4OH- AlO2-+2H2O,8,S8+8O2 8SO2,(6)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NaNO2,思路点拨:由T的相对位置T为第三周期元素 T是Al元素 Q是C、R是N、W是S、X是Cl。 (3)C与Cl形成灭火剂是CCl4,类似于CH4是正四面体构型,非极性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