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96730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人类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绪论1、 化学是什么样的学科(1)早期的实用化学:对火的认识利用化学认识的开端,最早最伟大的化学实践陶器制造化学方法最早运用,标志着人类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开始金属的冶炼化合态变为游离态造纸流程浸润,细碎,去污,蒸煮,洗涤,成浆,脱水(2)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学科(3)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分子层次上的科学(4)实验科学,中心科学(5)双刃剑,社会伦理2、科学家的责任挑战自身原始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二、 化石能源1、 能源分类:(1)能源定义: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要光、热、动力等任意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2)分类一次能源 常规能源 可再生:水 非可再生:石油、煤、天然气 新能源

2、 可再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 非可再生:核裂变燃料、油页岩、油砂、页岩气、可燃冰二次能源 煤制品 煤焦油、焦炭、煤气 石油制品 汽油、煤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电力、氢能、沼气、蒸汽2、 能量转化(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既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体系内能的增加,等于体系从环境吸收的热加上环境对体系做的功)(2) 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转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3、 石油燃料、照明、石油化工(1) 定义: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碳氢化合物:烃类化合物是由碳氢两种

3、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饱和烃:烷烃:H3C-CH3不饱和烃:烯烃:H2C=CH2 炔烃:HCCH芳香烃:带苯环的烃(2) 分馏依据:碳链越长(碳原子数多),沸点越高,(沸程:沸点的范围) 外界压力与沸点正相关(3) 使用:内燃机气缸:进气压缩点火排气爆炸式燃烧:爆震原因:自燃点低的烃在气缸温度下易形成过氧化物自燃点:直链烷烃 支链烷烃、环烷烃1 危险次临界状态:K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3)养分失调,硝酸盐累积(4)酸化加剧,PH变化太6、有机肥从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

4、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重点:催化剂催化反应特点:(1) 催化剂参与反应并起着周而复始的循环作用(2) 只有热力学可能的反应才能找到催化剂(3) 催化剂只能加速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平衡点)(4) 有敏感的选择性7、保幼激素、拒食剂、性激素8、植物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矮壮素、催熟剂、重点:有机食品不一定是健康食品有机农产品指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种植,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1.天然农药同样有害

5、,也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2.有机农作物中的天然毒素含量通常要比常规农作物高1050%。3.害虫和其他动物对农作物的伤害还会导致另一个更严重的后果,在伤口处容易滋生霉菌,而霉菌会分泌毒性更强的毒素。4.有机肥主要来自动物粪便,含有的病菌、寄生虫虫卵会污染农产品,还存在着抗生素污染的问题。9、食醋:软化植物纤维素,改善食物的色、香、味;有利于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烹调鱼虾时,食醋能除腥,还能溶解其中的钙质,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发生脂化反应,生成香料乙酸乙酯。六、大气1、大气污染: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2、大气污染危害:降低能见度;形成雾及降水;减少太阳辐射;

6、改变温度和风的分布;危害人类健康3、酸雨:(1)危害:杀死水中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系统叶面损伤坏死,森林衰退,土壤酸化,农业减产腐蚀损害建筑材料通过食物链使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与老年痴呆酸雾侵入肺部,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3) 现象:雨水pH值小于5.6原因:释放过多酸性氧化物气体防止:节能减排4、温室效应(1)主要影响:地球表面温度增加、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转变、伤害人体抗病能力、动物大迁移、受高浓度臭氧影响地区扩大(2)现象:地表温度升高原因:释放过多温室气体防止:节能减排5、臭氧空洞(1)臭氧 1% 紫外辐射2 皮肤癌4(2)现象:臭氧减少、出现空洞原因:人类释放过多卤代烃危害:直射地球,危及生物防止:减少排放6、灭火原理:(氧化物,可燃物,着火点)(1)窒息法使氧浓度低于14。如覆盖法。稀释法(2)冷却法降低可燃物温度使其低于自燃点(3)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