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8756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7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布线管理系统六阶策略构思上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生命周期 实时智能布线管理系统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 金海涛-关于电子配线架标准的思考回顾布线行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布线行业是一个“标准”为王的行业,从十兆到百兆,从千兆到万兆,标准就像一双无形的手,引领并呵护着布线行业的发展。虽然经过布线厂家多年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广,电子配线架的概念和价值,已经为业界所接受,但是,电子配线架却象个孤儿,被标准遗忘了。同行们谈及布线标准是否有必要时,分歧也很大,甚至有人认为,电子配线架无需制定任何标准。本文作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制定电子配线架的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还要作到三点:一是克服现有国际布线标准造成的思维定式;二是要将软件、硬件、

2、布线行业的理论和知识综合运用;三是进行电子配线架的系统安装实践和现场调研,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目前,同行们通常将电子配线架分为端口型和链路型两类,并就两种类型的优劣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尽管其中有大家各为其主,捍卫品牌荣誉的职业因素,但是,业内分类方法过于粗糙,概念混淆才是这两种争论的根本原因。对于电子配线架分类来讲,端口型和链路型,单配线架型和双配线架型这两种分类都不够合理,我们应该根据电子配线架实现功能的不同,分为若干等级。下图为基于RFID技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的电子配线架的模型。六类跳线的两端各有一个电子标签,每个电子标签内存有一个唯一的序列码,即ID。通过软件和硬件的配合,可以实

3、现如下功能:1. 任何一端的连接器的插拔,系统都可以监测;2. 系统可以检测到链路的互连关系。基于RFID技术的布线管理系统模型按照过去的分类标准,这种技术结合了链路型和端口型的优点,应该是链路端口型。不难想象,按照此标准分类下去,又将会产生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三种电子配线架类型优劣的口水战。当然,在这场战争中,受害者是最终用户。我认为,标准的制定,可以让用户明明白白地选用电子配线架,也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希望本文的发表,能为智能布线管理系统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 。全生命周期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的定义和构成以结构化布线系统相关标准为依据,基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实现对布线系统从立项到报废过程中

4、全部相关信息管理的系统,为全生命周期智能布线管理系统,简称为布线管理系统。目前,市场上的布线管理系统偏重于运维阶段的管理工作,只是全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逻辑结构信息、运维信息的管理。布线管理系统通常由服务器层、客户端层、网络层、控制器层、传感器和指示器层组成。如下图所示:系统构成服务器层 运行管理软件和数据库。服务器端可以运行C/S或B/S模式的软件,甚至是单机版软件。数据库可以使用个人数据库,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实现了管理系统60%的功能。通常来讲,B/S模式的安全性逊于C/S。控制器层、传感器和指示器层实现了管理系统30%的功能。网络层和客户层,实现了管理系统10%的功能。

5、其中,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客户端可以运行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其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布线管理系统层次结构布线系统和布线管理系统的界面看过上面的系统结构后,大家可能会问:“电子配线架跑哪去了?” 这就是本节的重点,布线系统和布线管理系统的关系。从逻辑关系和物理结构上看,电子配线架,是传感器和指示器层与传统配线架的结合体,是布线系统和布线管理系统的界面,就像冰与水的分界面。既然是界面,就不毕探究这个原件是属于布线系统,还是属于布线管理系统了。布线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在论证布线管理系统设计原则前,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布线系统和布线管理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想以大家熟悉的交通管理系统举个例子进行类比。路网,机动车、

6、非机动车和行人是交通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交管局、道路监控设备,信号系统,交通警察、相关的法律等构成了交通管理系统。模块、跳线、线缆等构成了布线系统,上述的5层结构构成了布线管理系统。类比交通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布线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布线管理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的管理原则十分相似,管理原则有8条:1. 交警和司机:布线管理系统和布线系统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两者泾渭分明,并且,管理成本要符合经济规律;2. 交通法:布线管理要遵守国际、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工作流程;3. 红绿灯:为了使布线系统可控制,信号指引系统正确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4. 红绿灯失效:布线管理系统失效时,布线系统能够正常工

7、作;5. 红绿灯错误:布线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将故障扩散到布线系统中;6. 道路监控:导致系统混乱的原因可追溯;7. 交管局:集中管理,管理系统的成本要进行控制,管理层次要清晰;8. 维护:当系统混乱时,能自动检测混乱的位置。综上所述,布线系统和布线管理系统的耦合度必须控制好。按照管理原则,布线系统分为开路管理和闭环管理两类。闭环的方式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实时管理系统。布线管理系统的实时信息采集布线管理系统的实时检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服务器层单独完成的;另外一种是服务器层和其它层共同作用完成的。由服务器层单独完成的功能,将在软件设计一章中单独介绍。单端监测 配线架端口能够准确地检测并

8、定位到配线架端双绞线或光纤连接器插拔动作的监测方式,称为单端监测。包括两种情况:1 插入状态 当跳线的一端悬空时,而跳线的另一端插入插座,系统能够检测到;2 拔出状态 当跳线的两端可靠连接后,拔出跳线的一端,系统能够检测到;根据监测方法,可分为两类1 开关量型 通过微动开关,光电开关等检测系统通断;2 电子标签型 通过RFID、普通接触式ID芯片等技术,检测水晶头的状态;所谓的基于物联网的电子配线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开关量技术原理图电子标签技术原理图跳线链路监测 配线架能够准确地检测到跳线两端连接位置,并提供并定位信息的监测方式,称为链路监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链路型。1 实链路型 通过物理

9、电路,构成检测回路;2 虚电路型 通过逻辑关系, 构成检测逻辑链路;实电路检测模型虚电路检测模型永久链路监测部分链路监测:能够监测到永久链路部分物理通道连通性的技术。如利用四对双绞线其中的一根或多根,利用屏蔽结构或附加单独的检测回路。全链路监测:能够监测到永久链路全部物理通道连通性的技术。布线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关于布线管理系统的功能,各个厂家都有连篇累牍的广告,本文就不再详细说明了,只对大家最关心的三个功能作下简单的介绍:端口指引通过显示设备,在配线间内或工作区内指示目标端口的物理位置。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1分布指示 利用指引装置和端口的对应关系,直接显示目标端口的位置。例如,连接器上配有L

10、ED发光管,通过LED的颜色,亮、灭状态,直接指示端口的位置。2. 集中指示 在配线间内,利用字符显示器等设备,说明端口的位置。例如,在配线架上或控制器上,通过LCD显示器,提供指定设备端口的位置。端口信息现场查询在配线间内,显示端口的相关信息。如永久链路所对应的工作区模块编号。1. 间接信息查询 通过专用装置,检测目标端口的位置,并在现场显示设备上,显示端口信息。例如,当用户使用测试笔,点击端口上的传感器后,端口的信息会直接显示在LCD上。2. 直接信息查询 例如,将一个字符序列显示在端口上方,通过这个字符序列直接或间接显示端口信息。跳线信息现场查询显示跳线的位置。 分为三类1. 配线架型 显示设备在配线架上2. 主机型 显示在控制主机上3. 跳线型 显示设备在跳线上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能包括更多的内容。智能布线管理系统是市场新的增长点,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当我们一觉醒来,所有的配线架已被电子配线架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