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87537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摘要:高校学生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探讨通过发展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来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实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创新机制收稿日期:2020-02-21作者简介:卢灿丽(1983 -),女,广东海洋大学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胡锦涛同志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

2、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党的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吸收更多优秀先进青年学生入党,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每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一、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一)新世纪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2岁的青年期,在年龄上虽然成年,但可

3、塑性仍然很大,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发展时期,作为成长中的群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知识不足、社会阅历不足、观察和判断事物有失偏颇,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困惑和模糊认识。必须牢牢抓住青年学生可塑期和发展阶段的有利时机,坚持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和正确的思想去感召、教育、引导和激励其奋发向上,使之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营造良好学风和校风氛围,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学生党员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通过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

4、用去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坚定广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三)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高校是聚集高层次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具有年纪轻、文化水平层次较高的优势,胡锦涛同志说:“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关注未来,就要关注青年”,“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党的事业要兴旺发达,继往开来,就必须后继有人。通过教育

5、和培养,及时把更多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来,就是为我们党选拔、培养接班人积蓄和储备后备力量。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永葆生机活力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加大了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大学生党员人数队伍不断壮大,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因素明显一方面,伴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西方腐朽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年轻的一代,现代青年

6、大学生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形成和构建的过程中出现或存在这样那样的迷茫、困惑和误区,部分青年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追求也越来越淡薄。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单位求职者双向选择政策的出台,高校扩招,而社会创业环境的不成熟,大学生出现了就业心态失衡、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较困难的现象,以致大学生争相涌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福利比较好的单位。部分大学生入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增加评奖机会、增加择业竞争砝码,为今后人生发展作更好的铺垫。(二)发展学生党员重数量、轻质量部分高校党校、二级党总支在发展学生党员时缺乏系统的计划及科学的考核量化标准,甚至往往将发展党员的数量、比例作为重要

7、的衡量标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主要是采取单向宣讲和统一书面考试的形式,考察多是对学业成绩方面的硬指标,没能细致落实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入党动机、综合素质作出全面的考察,发展党员只是走程序,把关不严。(三)学生党员后续培养不足,教育管理缺乏实效性目前,部分高校存在“重入党前发展、轻入党后教育”现象,发展党员时还能够层层把关,多方面考察,组织上党课和考党试。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后,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是由各基层党支部依靠党组织生活来开展,但是部分基层党总支部往往忽略精心组织党组织生活,多是采取阅读文件、听报告、外出参观等形式,学生党员因学业繁忙缺乏主动性

8、,党员的后续教育比较空洞,缺乏创新性、实效性。(四)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力量不足现行的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者主要是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日常事务繁多,很难将学生党建工作作系统地规划,并将之做精、做细,但求完成任务,不出差错。加之高校缺乏对党务工作者的系统培训,不利于学生党建工作者把握新情况、研究新规律、提高自身素质,导致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力量不足。(五)学生党建工作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高校根据党中央的规定普遍制定了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但大多比较宏观,未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到细化和深化,针对性不强,即使同一高校,因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落实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且个别基层党总支工作者由

9、于缺少培训,尤其是新上任的党务工作负责人,没有具体的制度来约束、实施的情况下,往往是凭经验来开展工作,党务工作的规范性参差不齐。三、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xxx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xxx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制度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有一套科学和完善的机制来保障,要解决上述问题,与时俱进地做好党务工作之关键也在于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建构发展机制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首先要把好发展关,严把“进

10、口”,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确保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应建立发展党员环节的相关机制:如团组织推优制度、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制度、入党介绍人制度、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制度、党内外民主评议制度、预备党员接收制度、过程公示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使之协调衔接。尤其要注意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除了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能力外,要注重考察积极分子的群众基础、政治思想状况、入党动机,不能简单通过谈话了解,而是通过党支委、培养联系人的深入观察多方面了解。未能发展为党员的积极分子要与其谈心让其了解自身存在问题,整个发展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严谨性。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