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练习题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508726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课文《春》练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阅读上文,完成下列各题。1、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B、浅草

2、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2、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 、 的特征。3、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4、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想到了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描写出来。5、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7、“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其特点是

3、()。8、“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使描述更加()。9、文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使用来衬托( )。本文段共用了下列哪些修辞方法?( ) A、比喻、拟人、借代、引用 B、拟人、比喻、排比、夸张 C、比喻、夸张、排比、引用 D、拟人、借代、比喻、夸张 1、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B、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D、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的

4、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2、选出对这段文字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虫、树、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B、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花朵、果实、野花的次序安排结构的。C、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上、花下、遍地的次序安排结构的。D、这段文字可分三层,是按树木、花朵、昆虫的次序安排结构的。3、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不能颠倒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句子是按颜色由深到浅的次序安排的。B、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C、“火”、“霞”、“雪”是按照从热到冷的次序安排的。D、这三个句子是按照春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安排的。

5、4、“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的作用是什么?一、积累与运用1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A清脆 嘹亮 薄烟 B傍晚 短笛 赶趟C郎润 筋骨 润湿 D抚摸 烘托 静默2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捉迷藏 A. B. ( )眨呀眨的 A. B. ( )披着蓑 A. B. ( )水涨起来 A. B. ( )散在草丛里 A. B. ( )卖弄 A. B. ( )3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加以解释。 ( ): ( ): ( ): ( ): 下列各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B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

6、回迷藏。C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工夫。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二)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这段文字描绘的是_图。作者抓住了_的特点是_和_,从_景写到_,从_写到人,由近写到_。2文中“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在写 ,而且也写了“织”字是承上句像_ 的比喻而来,准确地表现了春雨的动态。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