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508647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201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合区 2011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一(24 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 分)(1)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2)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4)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6)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7)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8)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10)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句子是“ , ” 。2给加点

2、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玷污( ) 销声匿迹( ) 静 m( ) 相形见 ch( ) 3下列有关于名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B “花和尚”鲁智深在拳打镇关西、误闯白虎堂、大闹野猪林等事件中表现出了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深受读者喜爱。C 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在荒岛上自力更生,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 ,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坚强地度过了 28 年。D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

3、性散文集,收录了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等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班级开展“走进南京青奥会”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圆梦温哥华】4下面是赵青同学搜集到的一则新闻稿,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内容。 (不超过20 字) (2 分)(本报讯)北京时间 2010 年 2 月 11 日,在温哥 华举行的国 际奥委会第 122 届全会决定,将 2014 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的南京市。2当日凌晨 4 时许,位于紫金山的国 际会议中心内,市 领导与各界群众代表 彻夜未眠,在焦急地等待着。此时,在加拿大温哥华,当地时间 2 月 10 日中

4、午,国际奥委会第 122 次全会正在威斯汀海湾酒店紧张地进行,中国南京与波 兰波兹南申办 2014 年第二届夏季青奥会的竞争进入倒计时,这是一场势均力敌 的竞争。最 终国际奥委会主席 罗格缓慢而清晰地说出了“ 南京”这两个字,消息传到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片欢腾。【了解青奥会】5下面是钱奥同学摘录的南京申办青奥会的理念,但由于粗心,出现了两处错误,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 (2 分)“让奥运走进青年,让青年 拥抱奥运。 ”是南京申办青奥会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内涵是:促进青年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并展 现创造力;了解彼此,建立友谊,懂得责任和欣赏;崇尚公平竞争,关注健康和环境;心手相 连,增 进自信

5、,传承文明。通过南京青奥会这个舞台,使青奥会参与者都将能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树 立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研 习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促进世界的可持 续发展。(1)第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 分)(2)第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迎接青奥会】6班级举办了“迎接青奥会”演讲比赛,下面是孙会同学演讲稿中的四句话,其中有一句加点成语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 ( ) (3 分)A目前,离举办青奥会只有三年多的时间,市政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筹备工作。B3 月中旬,国际帆联秘书长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六合金牛湖帆船基地,青奥会帆船比赛有望

6、在金牛湖举办,真是令人期待。C南京青奥会的举办,必将给我们的家乡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巨大的变化,我们拭目以待。D南京成功申办第二届青奥会,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二(43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7-12 题。 (15 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 7-8 题。十五夜望月3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作者_的情感。 (1 分)8.“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 分)_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12 题。天祥至潮阳,见弘范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 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

7、吾不能扞 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 ,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 出涕,曰:“国亡不能捄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 其心乎!”弘范 义之,遣使 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 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 遂移兵马司, 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 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张弘范,当时的蒙古军元帅。 扞(hn):保卫。固:坚决。 泫(xun)

8、然 :水滴下的样子。捄 :同“救” 。二:不忠诚。 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与俱入厓山( ) (2)遂移兵马司( )(3)天祥临刑殊从容( ) (4)吾事毕矣(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中的“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扶苏以数谏故 B以光先帝遗德C以刀劈狼首 D皆以美于徐公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翻译:_(2)天祥不寝处,坐达旦。翻译:_12.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义薄云天,元军统帅张弘范也不得不敬重三分,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加以证明。 (2 分)_ _(二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7 题。 (13 分)穿衣话低碳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 对大气的污染,减 缓生态恶化。2009 年 12 月 7 日,哥本哈根气侯变化峰会开幕。 这次会 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 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低碳”这个概念得到4了广泛认同,也在民间引发了相关 话题的讨论。其中 话题之一就是穿衣。都说 “北方春脖子短”,4 月至今,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北方居民仿佛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 这让不少爱美的女性乱了 阵脚, 纷纷着手添置新衣。然而容易被

10、大家所忽略的是,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制作、运 输、使用以及 废弃后的处理,始终都在排放二气化碳,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棉织物不像化纤那样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污染物要相对较少。一件 250 克重的 纯棉 T 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 7 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 28 倍。一条普通的涤纶裤 ,假定其使用寿命 为两年,它“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 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 47 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 117 倍。在面料的 选择 上麻纤维制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环保。墨 尔 本大学的研究表明,麻布料 对生态的影响比棉布少 50%。用竹纤维和亚麻做的布料比

11、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皮革源自 动 物皮毛,致力于环境改善的低碳族当然不应选购 此类面料。而且,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更使用了包括甲 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人鞣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鞣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的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 经过鞣制后不能被生物降解,对环境的危害非常大。我们 如何才能得知自己 买来的衣服是不是个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什么样的购衣、穿衣标准才符合低碳要求呢?据估算,平均少买一件衣服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减少约 5.7 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很多人会说,难道为了低碳,就不买衣服了吗?答案是否

12、定的。购买 衣服时 多些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多数色彩 鲜艳 的衣服都是由化学梁色剂着色。而选择白色、浅色、无印花、小 图案的衣服,不但可以 较 少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而且更环保,对人体也更为健康。通过 混搭、新旧服装搭配等方式,也可以提高服装的再利用率,增加时尚感,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其洗 涤过程中11不仅消耗大量的水和电,而且洗 涤剂和干洗溶剂还会造成 环境污染。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的使用,平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0.26 千克;而全国所有的洗衣机每月少用一次,则一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55 万吨。无论再怎样延

13、长寿命,衣服终究有被淘汰的时候。此时,便可以通过旧衣翻新、捐 赠他12人、移为他用等方式有效利用旧衣服, 进行低碳的处理。(选自走近科学2010 年第 7期)13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3 分)_14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_15第 段“一件衣服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其使用过程中的洗涤、烘干、熨烫等环节”一句11中的“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_5_1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衣服的面料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以及消耗的水和能源越少,就越符合低碳的要求。B.“低碳”的“碳” ,仅指二氧化碳, “低碳”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第 段引用 “北方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