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508619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文言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信”与“礼”观念。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信”与“礼”观念。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主要描写了陈元方和来客的对话.交代对话背景,然后记对话内容,写客人

2、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2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3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教学重点: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教学难点: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教学策略设计: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互动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有没发现今

3、天课室跟平时相比哪里不一样?.那热情礼貌的我们应该怎样?(示意学生并带头鼓掌欢迎)2.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机智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还有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年仅七岁的陈元方,他是课文P129陈太丘与友期里的主要人物。板书:陈太丘与友期3.解题:首先看看标题怎么理解,陈太丘不是人名,太丘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相同的还有苏东坡,期是约定,综上所述,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的人和朋友有约定.二.整体把握(一)朗读感知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强调不-通“否”2.听录音,自己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

4、的把握出示已经划分好停顿.重音的小黑板强调停顿重音的地方3.看着小黑板停顿重音的提示自由朗读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尤其是第二个起来朗读的同学,读的非常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停顿重音都把握的比较好,所以当他读完的时候,学生竟然自发的鼓起了掌,顿时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之后很多学生都很积极的想表现自己.4.在小黑板当场画出问句“尊君在不?”,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在小黑板上画出“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

5、名读.方法:示范-标节奏-个别朗读-评价-再读5.齐读课文(二).理清字句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走近学生指名2个学生质疑字句,师生共同答疑其实文中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字词,还有需要理解并积累的字词出示小黑板,强调需要掌握的字词同时板书字词意思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乃: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委:丢下,舍去)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顾:回头看)区分尊君(尊称)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有个学生在质疑时,提出了“相”,在文中意为“我”.3.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

6、,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来,同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比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日中”是哪一天的日中,“不至”是谁不至,明显是省略了一些成分,相同的还有文中的“过中不至”,指名翻译,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翻译其他的句子,出示小黑板小结:以上是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包括朗读感知和理清字句,下面有请宋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探究文章的其他深层含义(三)整体把握和合作探究1.通过刚才对字句的学习,文章的大概意思也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回到课文,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学生抢答并板书:客人无信无礼知错能

7、改同时引导学生如有犯错要勇于承认并改正小结: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补充板书:信礼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直接指名学生回答,补充板书:聪明机智可我们也发现了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是否礼貌?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桌或者4人小组之间交流看法小组讨论并回答三.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

8、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五.布置作业:六: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客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信元方:聪明机智礼七:教学反思这是导学技能操练课,由我和本校的宋惠芬老师共同完成这课时,同时还作为我本人的技能操练课的验收.为了上好这课时,课前我们分工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由选材到构思到设计上课方案到实践,请教咨询了很多前辈的意见和建议,在反复的实践中完善我们的方案,最后在正式验收课时,我们2个的临场发挥都要比之前的实践要来的好,尤其是我的表现很镇定,即使在上课时出现了突发事故,也镇定自如的

9、应对,而学生的表现也比较积极,可以说是比较圆满的.我们2个都能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探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政节课里师生关系是比较和谐的.另外,由于备课过程中没设想到“相”,当有学生质疑它的意思时,我确实是吃了一惊,还好由于基础比较扎实,我在愣了一下之后能马上为学生解答,这让我确信,双基真的很重要,以后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双基教学.这次技能操练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大学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认识到你付出了多少就必定收获多少的道理,我想每个人都要有这样一个阶段,让自己重新定位评价再认识自己.从教育局教研员的评课看来,虽然我跟宋老师的导学技能操练课还有很多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可是看的出来,他是相当认真的听我们上课,可见在本校各位前辈的帮助指点还有我们自己的努力之下,我们收获了很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东西.当然,教学是永无止境的课题,作为教者,要想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是我们要有一桶水,经过这次磨练,我相信自己正在慢慢成长,我也知道前面的道路还有很长,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可是我相信自己在学校各位前辈的关爱帮助下成长的更好,而且我也通过这次历练做好了思想心理准备,迎接新的磨练.惜缘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