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08486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光合作用过程”的教学设计丰县华山中学陈元丰1 教学设计思路: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的重点, 也是植物新陈代谢这一章的重点,该知识点的系统性很强,但也很抽象,鉴于本节内容的以上特点,笔者采用了以下教学思路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复习叶绿体的结构, 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打下基础,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独立解决, 再利用 CAI 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分步演示和连续演示两种形式) ,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每一步反应的实质, 又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关于光合作用完整的过程。 为了再次加深学生的理解, 利用自制的光合作用图解模型,模型中缺少部分物质和

2、反应条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利用 CAI 展示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的表格,让学生讨论完成,这样又能进一步加深对两个过程关系的理解。最后利用课堂讨论和练习,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2 教学目标2 1 知识目标:( 1 )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和实质。( 2 ) 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和概念1名校名 推荐2 2 能力目标:( 1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给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发现材料,让学生分析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根据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叶绿体内 C3 和 C

3、5 等物质含量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3 思想教育目标: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及动态变化全过程的分析, 认识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内因与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难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该过程十分复杂,牵涉到许多物理学、化学等知识,而有机化学知识学生还未学到,因此理论性很强,很抽象很枯燥,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4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型与师生共同探究型相结合(含自学、谈话、讨论和讲授等)2名校名 推荐5 教学过程: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光合

4、作用的过程;( 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3)初步学会运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导入新课。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要先带领学生利用 CAI 课件复习叶绿体的结构,复习时采用提问的形式,重点给学生突出和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叶绿体的结构和各结构中的成分。复习完叶绿体的结构之后,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1. 光反应的场所和外界条件为? 2.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反应中有何作用? 3.光反应中水被分解成和;ATP 合成过程中能转化成了能,该过程还需的催化。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完成上述问题, 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具有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

5、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学完成后,再利用 CAI 课件分步展示光反应的各个步骤,课件可将抽象微观的过程形象、具体化,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名校名 推荐学完光反应的过程后,让学生阅读有关暗反应发现过程的材料,材料如下: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含 14C 的 CO2 研究了光合作用中 C 元素的转移途径,在实验开始时,给植物提供一定量的含 14C 的 CO2 ,追踪发现,当空气中的 14CO2 减少后, 14C 首先出现于 C3 化合物中并迅速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 C3 化合物中的 14C 逐渐减少,糖类等有机物中的 14C 开始增加。让学生思考

6、上述过程中 C 元素先后转变成了哪些物质?利用这段材料给学生展示暗反应的科学发现过程,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温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体会到了科学家探索生物学过程的艰辛和一些巧妙的设计。在分析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利用 CAI 展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学教材回答: 1、暗反应的场所和条件为? 2、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后,再利用 CAI 分步展示暗反应的过程,该过程同样将抽象微观过程具体形象化, 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课件还非常形象的揭示了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内在联系。在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后,利用 CAI 展示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的表格,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 比较可以从光反应

7、和暗反应的部位、进行条件、 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比较和综合的能力。4名校名 推荐完成表格后, 给学生拿出自制的板图, 让学生把所缺内容补充完整,利用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下的教学内容都将以该图为中心, 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该图所展示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就是对光合作用过程原理应用的具体实例: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 如果突然中断 CO2 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 化合物与 C5 化合物相对含量将如何变化

8、?该讨论题要求学生要能将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与光合作用过程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外部条件变化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哪一步骤?这一问题要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然后提问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结合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深入分析。 若学生不能准确回答,可再次播放多媒体课件,或直接观察自制板图,引导学生逐步得出结论。基本知识学习结束后, 给学生做一小结, 然后利用精选的课堂练习题进行巩固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 教后反思笔者利用该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设计中有以下几个方面较为成功:首先该设计转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一转变激

9、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设计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5名校名 推荐读教材自学;另外让学生完成自制板图所缺的内容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其次,该设计挖掘了教材中科学史的潜在教育功能,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思考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例如,给学生展示了美国科学家卡尔文探究暗反应过程的资料,让学生分析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变情况。第三,设计过程还充分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件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动画过程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提高了教学效率, 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这一基本过程, 落实了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除了以上成功之处外,该设计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学生通过学习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较少等,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以上问题加以修正和完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