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508407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0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物学复习题(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细胞一、名词解释(比较下列二者的区别)1. 纹孔和胞间连丝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 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均匀加厚, 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 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2. 初生壁与次生壁初生壁 (primary wall) :在细胞停止生长之前形成的,常较薄而柔软,有韧性,适合细胞生长。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多糖和蛋白质。次生壁 (secondary wall) :细胞停止生长时形成,位于初生壁之内,均匀加厚或

2、部分加厚。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还含有木质素、栓质等成分,常呈现不同层次,质地坚硬,具抗张强度。二、选择1.光镜下可看到的细胞器是。A 微丝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内质网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A 显微结构 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 亚细胞结构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A 叶绿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核膜 E 液泡4.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双层膜结构的有,A 叶绿体 B线粒体C溶酶体 G微管I高尔基体J内质网 K 核膜5.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A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 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C果胶 D 角质和纤维素6.初生纹孔场存在于。A 次生壁 B初生壁 C

3、胞间层 D角质层7.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A 淀粉 B 脂肪 C蛋白质 D 核酸8.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 B叶绿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9.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 B高尔基体C溶酶体 D白色体10.细胞内有细胞活动的“控制中心”之称的是。A 细胞器 B细胞核 C细胞质 D叶绿体11.胞间层的主要成份是。A 纤维素 B果胶质 C蛋白质 D淀粉12.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A 高尔基体 B线粒体 C肉质网 D 核糖体三、问答题1. 植物细胞壁由哪几层构成 ?各有何特点 ?答:植物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层构成。胞间层位于相邻两个细胞之间,主要化学组

4、成为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随着植物细胞增大,胞间层也被拉大。初生壁位于胞间层和次生壁之间,是细胞体积增大时产生的壁层,初生壁一般较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构成,具有延展性和韧性,细胞增大时可以增大。次生壁是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 ( 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等 ) 才具有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一般较厚,不具有延展性和韧性。2. 植物细胞是如何实现跨细胞联系的。答:通过胞间连丝完成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是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之丝。纹孔是细胞壁较薄的区域,有利于细胞间的沟通和水分运输,胞间连丝较多地出现在纹孔内,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共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在一起的原生质体,

5、共质体以外的细胞壁、细胞间隙为质外体,当.胞间连丝消失或者机能消失而出现共质体隔离的现象。3. 何谓细胞全能性?它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生活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力。细胞全能性对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的建成、生物遗传工程以及在生产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已为细胞、组织培养所证实。并已成为一些作物、花卉等植物的快速繁殖手段应用于生产实践。植物组织一、名词解释1. 表皮与周皮它们都是保护组织。表皮是位于幼根、幼茎、叶及花、果等表面的结构,一般为一层细胞,少数植物的表皮由多层细胞所组成,上有气孔器(两个保卫细胞+气孔)。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6、的根、茎等器官在加粗生长开始后,表皮渐被周皮替代,周皮是复合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包括木栓层(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和栓内层(次生薄壁组织)。2. 气孔与皮孔气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结构, 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结构, 是周皮上某些限定部位由发达胞间隙的细胞构成的。3. 胼胝体与侵填体侵填体是指导管老化后,周围薄壁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纹孔侵入导管内形成的堵塞物,使导管失去疏导能力。胼胝体是指筛管老化后,胼胝体沉积在筛板上形成的垫状物,将筛管堵塞,使其失去疏导能力。4. 维管束与维管组织维管组织由韧皮部和木质部两部分组成,它们在植物体内主要执行运输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功能和一定的支持作

7、用。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二、选择1.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A 表皮形成根毛B 机械组织发达C 通气组织发达D 木质部发达2.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A 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B 筛管分子和纤维C导管分子和纤维D 纤维和伴胞3.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A 导管和管胞B管胞 C筛管 D筛胞4.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A 侧壁具筛域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端壁具筛板 D 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5.次生分生组织可由直接转变而成。A 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 C侧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6.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A

8、 气孔 B皮孔 C穿孔 D 纹孔7.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A 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薄壁组织8.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的活动。A 顶端分生组织B 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9.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产生的。A 溶生型分泌道B 裂生型分泌道 C溶生型分泌腔 D裂生型分泌腔10.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差别,在于厚壁组织是。A 死细胞,壁均匀地次生加厚; B死细胞,壁不均匀地次生加厚B 活细胞,壁均匀地初生加厚; D活细胞,壁不均匀地初生加厚11.腺毛属于。A 分泌结构 B分泌腔 C分泌道 D 乳汁管12.植物体内

9、,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是。.A 机械组织 B 保护组织C分泌组织D薄壁组织13.孔道存在于下述哪类细胞壁上。A 石细胞 B纤维 C厚角组织细胞D 传递细胞14.存在于裸子植物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是。A 筛板 B 具缘纹孔 C筛域 D梯状穿孔15.下列哪种组织常常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A 厚壁组织 B 厚角组织C输导组织D分泌组织16.下列哪种组织常存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中。A 厚角组织 B纤维 C石细胞 D厚壁组织17.草本植物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组织是。A 输导组织 B 薄壁组织C机械组织D厚壁组织18. 韭菜叶切断后,能继续生长,是因为下列何种生长的结果。 A 顶端生长 B 侧生

10、生长 C居间生长 D产生离层19.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A 高尔基体B线粒体 C肉质网 D 核糖体20.下列哪一种导管木质化程度最高。A 孔纹导管B网纹导管 C螺纹导管D梯纹导管三、问答题1.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根据位置和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各分为哪几类?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

11、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根据位置不同,分生组织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2.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 筛管的

12、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 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 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 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3.从细胞形态和在植物体内分布部位分析,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何异同点?答:厚角组织细胞成熟后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有活的原生质体,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厚角组织一般分布于正在生长的茎和经常摆动的叶柄等部位,具有巩固和支持的作用。厚壁组织细胞成熟后,细胞壁一般有次生壁加厚,没有活的原生质体,成熟后的厚壁组织是只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没有分生潜力。厚壁组织包括石细胞和纤维,石细胞分布于植物的各种器官,纤维分布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4. 植物的增粗生长与哪些分生组织有关?增粗生长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有关。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包括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等,使根、茎增粗。由于表皮的分裂能力有限,根、茎增粗后,原有的表皮就要被破坏,由内部组织产生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死细胞) ,向内产生栓内层,共同构成周皮起保护作用。随着根、 茎的进一步增粗, 原有的木栓层被撑破, 由内部组织新产生的木栓形成层形成新的周皮,代替被破坏的周皮起保护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