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082237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新生入学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新生入学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新生入学注意事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新生入学注意事项学前准备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学习为主。上小学后,孩子在精神上、体力上负担明显加重;情感上、意志上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生活和活动方面都有了硬性的规定,孩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责任或压力。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过渡与衔接很重要,如果处理不好,孩子就会产生厌恶和畏惧,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所以一年级小学生入学前,家长要做好二者之间的过渡,为孩子上学做好必要的准备。 1、心理准备。入学前,家长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幼儿园结束要上小学,学校是一个好地方,有许多同学在一起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学到好多知识和本领,通过家长绘声

2、绘色的形容,激励孩子渴望早日到学校学习,也要使孩子明白学习生活是紧张而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应该按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上课要动脑筋,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要与小朋友搞好团结,互相帮助,还要参加扫地等劳动。鼓励孩子愿意在班集体中表现自己!带着孩子走访正在我校上学的亲朋好友的孩子,请他们讲讲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最好走访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让孩子羡慕他们,从而开始愉快的学习。回家后,经常与孩子沟通,发现孩子情绪有问题时,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一定要从正面引导孩子,培养孩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您发现我们的工作有什么疏漏或不足,可以通过电话、书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老师

3、直接反映,不要在孩子面前对老师进行贬低性的评价,孩子都有向师性,如果您贬低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孩子就不好教育,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2、行为准备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纪律 小学生活与幼儿园不同,很多时候是要受到纪律的约束。家长要按照学生手册的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不仅要将手册中内容背熟,更重要的是践行手册中各项规定。决不可以让孩子将零食和饮料、玩具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带进校园。学生手册写好班级姓名,注意保护。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上学不早到(早7:30前,午2:20前,学校不开校门),不迟到(尤其是周一升旗仪式),教育孩子下午放学后不要在回家

4、路上逗留,回家先写作业,做作业要专心,做完作业再玩,不能边玩边写作业或边吃边写作业。早睡早起,安排好早上的时间,不要拖拉,保证早饭的质量,做好上学前充分的准备,不要丢三落四!培养孩子正确的站、坐、行的姿势 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如果平时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姿态,长此以往会导致脊柱变形。坚持三个“远”: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笔尖距离手指一寸远,胸前距离桌子一拳远。绝不躺着看书,不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看书,看书一段时间后提醒孩子眺望远处,以作休息。如果现在视力已经出现问题,建议家长赶紧带着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或许能够在假性近视期间将孩子的视力调整过来。3、物质上准备。学习用品 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

5、容易分散,家长在购买学习用品时不要过于追求花哨 和功能的繁琐,例如:一二年级不要使用自动铅笔,尽量不使用多功能文具盒,不建议使用较大的多层书包(家长会中已分析),购买专用转笔刀放在家中使用,购买标签,在孩子的使用物品上标记班级姓名,购置儿童专用圆头剪刀,数学学具不要带尖锐的尖头,防止孩子之间互相戳伤,保护他人,(不给自己招惹麻烦)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发到校服后在衣服合适的地方写清楚班级姓名。为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房间不要有电视机或者电脑,学习的房间尽量保持安静。为孩子准备一块抹布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适当安排孩子做做家务,例如扫地、擦桌子、倒垃圾、自己尝试系自己的桌布。教育孩子在

6、校主动干好值日,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同学老师干干班级的其他事务。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家长不要包办过多,对于勤快的孩子家长不要拉后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雨天为孩子准备防滑的鞋子。 4.知识准备。会数1-20各数;能计算1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会写自己的名字;知道父母工作单位、电话以及家庭住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识字量,增加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增强了,有助于尽早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较好地和任课老师沟通,与班级同学交流的能力也能很快得到锻炼,自信心更足,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从小事入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

7、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1、学习用品的整理入学一至三周内,家长可以帮助整理书包,提醒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三周以后,家长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包括削铅笔,按照课程表准备第二天的书本、学具,随着时间的延长,孩子的能力增长了,自己独立完成就好。当然也是因人而异,如果您的孩子能力比较差,或许在更长的时间内还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一定不要看见孩子的速度过慢家长就全权包办,这是在滋养孩子懒惰和依赖的坏习气。 2、上课习惯上课用心听讲,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别人讲话过程中不乱插嘴,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得到老师许可后起立发言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

8、法验证孩子上课的听课质量:孩子回家能否轻松正确地完成作业,家长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些小问题或者识字游戏,观察孩子的反馈如何,孩子能否把课文读通、读懂,孩子的书上是否有乱涂乱画的现象?是否有咬手指的现象?3告诉孩子课间三部曲:下课后迅速整理桌面书籍,把不用的资料放进书包,浏览课程表,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摆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角。上厕所回教室喝水。剩余时间到校园做些轻松简单的游戏。告诉孩子千万不要在校园和教室追逐打闹,有时小孩之间会发生意外的碰撞,这是常有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会每天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如果意外真的发生,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此时家长们要相互谅解。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要防止三种

9、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读书的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不拖腔读。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5、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要告诫儿童

10、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6、作业习惯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规定,一年级学生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但是有时候学生的课堂作业在学校没有及时完成,或者,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有少量作业,但是不会超过半小时。孩子做作业,第一要注意他的姿势正确,第二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可给孩子养成拖沓、低效的、作业不整洁的不良习惯。贪玩的孩子,缺乏毅力,家长要教育他认真的态度,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比别的家长加倍付出,对孩子进行

11、多次的复习式查漏补缺。如果孩子的作业质量比较差,家长应该冷静客观地引导教育孩子,多做督促,不要采取粗暴的方式管教,那样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孩子弄虚作假、厌学!7、品德修养孩子的品德要从点滴抓起,家长不可忽视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第一次借东西不还,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次放学不及时回家.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要引起重视,决不可迁就,在教育时,要注意方法,以耐心引导为主,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坏习气的种子一旦在孩子的身上种植,很难根除。政教管理学生的接送上午 :送7:307:50 接11:40下午 :送2:202:4

12、0 接5:00(周五:4:20) 请家长记住接送时间,提前2-3分钟到校外护栏出口处等候,和孩子定好接送地点,不许乱走动,不要和陌生人搭讪,如果等不到家长,可以回到学校门口的警卫室,等候家长。也可以去老师办公室,让老师电话通知家长。千万不要在没有通知家长的时候就搭坐他人车辆离开,千万不要在家长不知情的时候到同学家,家长不要随便更换接送孩子的地点(一年级的小孩子适应能力差)如果家长临时有事变动,一定在放学前一小时电话通知老师告诉孩子,交代好更换接送的地点和人物。助学园的孩子更要交代好行走的路线,必要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演练几次。有问题一定马上和助学园老师取得联系!路队我们的路队只有南北两个方向,在

13、队伍行进的过程中,家长不要从护栏中间接孩子,一旦发现,学校执勤老师和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将会对这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对班级进行扣分,撤销流动红旗的获得资格,对严重者让其重新返回校园,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集体荣辱感,还将大大挫伤孩子的面子,我们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的发生。特殊情况请提前与校门口执勤老师讲明白。上学的过程南北各是一路纵队,教育孩子排好路队。保卫我们的学校平时不开校门,如果您有事要和老师交流,请提前和老师约好时间让老师到学校门口接您,不要和警卫室的同志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因为看好校门是他们的职责。为了保障全体学生的人身安全,请家长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期望孩子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