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副本.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4507475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副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2019 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熟悉了小学的校园生活, 掌握了汉语拼音, 认识 300 多个生字,能阅读简单的读物,有比较好 的书写习惯和阅读习惯。 优秀的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字迹工 整美观;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坚持阅读简短的绘本;有良好的倾听 意识,能认真听取别人讲话,尊重意识、规则意识、纪律意识比较明 确,成绩也比较理想。但我们也发现个别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 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无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马虎,不爱阅读,不积 极参与交流与表达。需要我们教师发现他们成长的“契机”,多点肯 定,多些引导,多些激励,让这部分孩

2、子积极主动起来, 多说、多读、 多写、 多改顺利跟上进度, 让每一个学生在新的学期里都有收获, 都有进步 ! 二、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 个,会写200 个。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 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 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 -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学习借助读物中 的图画

3、阅读。 4 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 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 受。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 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 万字。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 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

4、语交际。 三、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写字指导必须细致、到位,教师可以边 指导边板书示范;学生练字时要求看清字形再起笔;把字写整洁,尽 - - 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 练字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 更要有质量上的要 求。 2. 采取激励措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开学初制定识字比赛规则, 鼓励学生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主动识字、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 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激发学生对识 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识的新字及方法途径等。 3. 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平时课堂教学中,创造多种途径、多种 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

5、和巩固,促进所 有学生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 4.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等。课堂教学中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 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 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 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5.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6.加强家校联系。家校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家长督 促孩子积极参加活动,用心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7.教师加强自身学习与教材研究,多向身边老教师和名师大家学习,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进度 单 元 内容 课 时 重点目标 时间 安排 备 注 第

6、一 1. 春夏秋冬3 1. 认识 44 个生字和8 个偏旁 ;会写 28 个字和 1 个新笔画。 2. 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 2.19-3.1 2. 姓氏歌2 - - 单 元 3. 小青蛙2 特点。 3.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 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 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了解传统 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 情。 5口语交际要求能认真听故事,能借 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6. 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4. 猜字谜1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1 语文园地一3 快乐读书吧1 第 二 单 元 1. 吃水不忘挖井人2 1. 认识 57 个生字和 6 个偏旁,

7、读准一 个多音字;会写27 个字和 3 个笔画; 学习一组数量词短语。 2. 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 有感叹句的句子。 3. 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 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4. 复习巩固字母表 ,能将大小写字 母一一对应。 5. 展示从其他学科中学到的汉字,激发 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 (难点)。 3.4-3.15 2. 我多想去看看2 3. 一个接一个2 4. 四个太阳2 语文园地二3 读书交流会1 第 三 单 元 5. 小公鸡和小鸭子3 1. 认识 33 个生字、 3 个偏旁和 4 个多 音字,会写20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 的变调。 3学习联

8、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 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 动的词语。 4. 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 气;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情趣, 读出自己的感受。 5懂得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 助,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能大致讲 清楚自己的要求。 6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 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18-3.29 6. 树和喜鹊2 7. 怎么都快乐2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1 语文园地三3 课外阅读交流1 第 四 单 8. 静夜思2 1. 认识 46 个生字和 4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 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 思。 4.1-4

9、.12 9. 夜色2 - - 元 10. 端午粽2 3. 正确朗读静夜思 、 寻隐者不遇 并背诵积累。 4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 5. 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 的方法积累常用词语,归类积累“X 来 X去” ,尝试说说这样的词语;积累与身 体部位有关的词。 11. 彩虹2 语文园地四3 课外阅读交流课1 第 五 单 元 5. 动物儿歌2 1. 认识 65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会写 2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 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 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 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 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会读“蜻蜓展 翅、和风细雨

10、”等词语。 4. 能在语境中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 5. 运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查字典有一 定速度。 6. 学会打电话。 4.15-4.26 6. 古对今2 7. 操场上3 8. 人之初2 口语交际:打电话1 语文园地五3 课外阅读交流课1 第 六 单 元 12. 古诗二首2 1. 认识 45 个生字和 1 个偏旁,读准1 个多音字;会写21 个生字。联系生活 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 2. 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带 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 3积累文中的比喻句。 4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 能分角色读好文中的对话;尝试依据课 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背诵 课文。 (

11、难点) 5. 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 子写具体。(难点) 6. 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 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难点) 4.29-5.17 13. 荷叶圆圆2 20. 肥皂泡2 14. 要下雨了2 语文园地六3 课外阅读交流课1 - - 第 七 单 元 15. 文具的家2 1. 认识 59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 27 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 规则,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 方法。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课文,读好对话。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 安、后悔”等词语的意思;运用组词的 方法继续积累词语;

12、会用“掰、 扛、扔” 等动词说话。(难点) 4. 借助插图、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 长课文。(难点) 5.20-6.6 16. 一分钟2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2 18. 小猴子下山2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1 语文园地七3 课外阅读交流课1 第 八 单 元 19. 棉花姑娘2 1. 认识 45 个生字和 3 个偏旁,会写 21 个生字。在生活情境中积累1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角色 读好对话,学习读出祈使句的语气。 3. 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优美 短语。 4. 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阅 读能力。 5. 借助连环画理解、讲述故事的主要情 节。 (难点) 6. 发现反犬旁、 鸟字边、虫字旁的含义, 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6.10-6.21 20. 咕咚2 21. 小壁虎借尾巴2 语文园地3 课外阅读交流课1 复习测试6.24-6.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