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7285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滕王阁序 并诗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序 并诗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瓯越(u)潦水(lio)多舛(chun)报效桑梓(z) 东隅(y) 舸舰()请缨(yn) 叨陪鲤对(do) 懿范(y)彭蠡(l) 盛筵(yn) 逸兴遄飞(tun)【答案】“潦”读lo,“叨”读to,“筵”读yn,“遄”读chun。2下列四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例:俊采星驰A目吴会于云间B宾主尽东南之美C雄州雾列 D襟三江而带五湖【解析】C项与例句都属于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D项,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不坠青云之志

2、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D光照临川之笔【解析】B项,“逢迎”古义指迎接。C项,“猖狂”古义指放荡不羁,不拘礼法。D项,“光照”古义指发出光辉。【答案】A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是()A奉宣室以何年B舍簪笏于百龄C奏流水以何惭D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解析】C项,宾语前置句。ABD均为状语后置句。【答案】C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本文开篇起笔不凡,简洁明快。“_,_”由古及今,写名称的沿革,兼顾历史与现实,道出历史的久远;“_,_”由天及地,写地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_,_”,具体写地理位置,写出了地势之雄阔。(2)“_,_”,点明了时令,字面

3、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调高亢,领起了下文对秋景的描写。(3)“_,_”把清冷的湖水和紫色的暮山加以对比,先写近水,后写远山,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答案】(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阅读课文第23段,完成下面的题目。(教师用书独具)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川泽纡其骇瞩 纡:屈曲,回旋B云销雨霁 霁:雨过天晴C俨骖于上路 俨:整齐的样子D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临:靠近【解析】D项,临:从高处往下探望。【答案】D7下列对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

4、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解析】D项,虚实结合,“渔舟”“雁阵”均为实写的眼前之景,“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为作者想象之景,为虚写。【答案】D8对文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嫉俗而放任自流。【解析】是从贾谊本身讲,并无对皇帝的怨恨,从“非无圣主”可知。【答案】B9翻译文中的句子。(1)遥襟俯畅,逸兴遄飞。译文:(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译文:【答案】(1)怀远俯视,胸襟舒畅,飘逸的兴致很快地飞扬。(2)关山难逾越,有谁悲悯走投无路的人呢;在座者如水上浮萍相遇,都是身在异乡的来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