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7284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管理 71 架空线路 711 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712 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713 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导线中的计算负荷电流不大于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2 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其额定电压的5。 3 三相四线制线路的N线和PE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4 按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 5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6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25mm2。 71

2、4 架空线在一个档距内,每层导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一条导线应只有一个接头。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架空线不得有接头。 715 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动力、照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 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N、L2、L3、PE; 2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 (L2、L3)、N、PE。 716 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 717 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718

3、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718-1所列数值;横担宜采用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表718-2选用,方木横担截面应按80mm80mm选用;横担长度应按表718-3选用。 表718-1 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排列方式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高压与低压 12 10 低压与低压 06 03 表718-2低压铁横担角钢选用 导线截面(mm2)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二线及三线 四线及以上 16 25 35 50 L505 2L505 2L635 70 95 120 L635 2L635 2L706 表718-3横担长度选用 横担长度(m) 二线 三线、四线 五线 07 15 18

4、 719 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应符合表719的规定。 7110 架空线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钢筋混凝土杆不得有露筋、宽度大于04mm的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蚀,其梢径不应小于140mm。 7111 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110加06m,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在松软土质处宜加大埋人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7112 直线杆和15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单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15到45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 表719 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 项目 距离类别 最小净空 距离(m) 架空线路的过引线、接下线与邻

5、线 架空线与架空线,电杆外缘 架空线与摆动最大时树梢 013 005 050 最小垂直 架空线同杆架设下方 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 架空线最大弧垂与 架空线与邻近电力线路交叉 施工 机动 铁路 距离(m) 的通信、广播线路 现场 车道 轨道 暂设工程顶端 1kV 以下 1 10kV 10 40 60 75 25 12 25 最小水平 距离(m) 架空线电杆与路基边缘 架空线电杆与 铁路轨道边缘 架空线边线与建筑物 凸出部分 10 杆高(m)+30 10 7113 架空线路绝缘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1 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 2 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 7114 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3根D40m

6、m的镀锌钢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45之间。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m。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线绝缘子。 7115 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撑杆与电杆的夹角宜为30。 7116 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25m。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7116-1规定。接户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7116-2的要求。 7116-1 接户线的最小截面 接产线架设方式 接户线长度 接户线截面(mm2) (m) 铜线 铝线 架空或沿墙敷设 1025 60 100 10 40 6

7、0 表7116-2 接户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 接户线架设方式 接户线档距(m) 接户线线间距离(mm) 架空敷设 25, 150 25 200 沿墙敷设 6 100 6 150 架空接户线与广播电话线交叉时的距离(mm) 接户线在上部,600 接户线在下部,300 架空或沿墙敷设的接户线零线和相线交叉时的距离(mm) 100 7117 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 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15倍。 采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7118 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 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

8、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125倍。 72 电缆线路 721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722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713条1、2、3款的规定,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 723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724 电缆类型

9、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 725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726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27 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lm。 728 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

10、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729 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1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0m。 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 7210 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20m。 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电源线可沿墙角

11、、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7211 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117条和7118条要求。 73 室内配线 731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732 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PE线相连接。 733 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 734 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73

12、5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15mm2,铝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736 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12m。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800mm;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100mm,瓷瓶间距不应大于 15m;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或电缆时,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737 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117条和7118条要求。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25倍。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