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7282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学-本科-专科,大学语文,串讲资料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学知识 第一节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第二节 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

2、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3、: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4.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5.阅读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文,结合具体作品,

4、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刻画: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等。 第二部分 作品阅读分析 散文部分占28分。议论文部分8分,记叙文部分20分。诗歌部分18首诗占20分。小说占7分。 第一节 散文中的议论文 共27篇文章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27篇中还可以做一个分类:其中文言文包括议论文和记叙文共12篇,现代文12篇这些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有3篇。 一、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 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

5、论点。 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二、10篇议论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 文章的特点: 第一自然段:讲孟子的名字和历史时期、孟子的主张、孟子的倡导。 第二自然段:讲孟子文章的特点:1.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2.用各种个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3.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 关于孟子这本书 共有7篇组成,作者: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共同编写。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

6、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重要的看每篇课文的提示! (2)秋水(节) 作者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

7、点。 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 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 (3)五代史伶官传序 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8、。 (4)论毅力 认知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 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格。 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

9、意赅的语言特点。 (6)容忍与自由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7)咬文嚼字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论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8)吃饭 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理解文

10、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认知本文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认知文中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本文善于联想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把握本文精于类比的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引征论据及其含义,体会本文广征博引、妙趣横生的特色。 (9)我的世界观 体会“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生观的深刻意义。 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的自律和宽容内涵。 体会作者献身于科学、艺术奥秘的“深挚宗教情感”。 体会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为文风格。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理解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 理解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 理解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 指出文中的例证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体会本文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口吻展开说理的效果。 指出文中的假设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