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7281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词语的丰富多彩使文学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词语永远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本课让我们透过词语万花筒,辨识词语的“七十二变”,结识词语的兄弟姐妹,翻阅每年一部的“新词典”,采撷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词语的有关知识,澄清理论上的认识。2.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词放在句子里面,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词语,辨别词语的哪个义项适合句子要表达的意思。3.广泛阅读,培养语感。语感主要从阅读中来,因此应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语感,从而借助语感去推断词语的含义。4.勤查字典、词典,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常用词语的常用义项。篇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考点对接第

2、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以及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能够利用工具书判断一个词语多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有多种意义的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了解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异同理解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了解同义词的内部类型,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够辨析同义词和恰当地使用同义词正确使用词语(双音近义词的辨析)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了解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和类型(如新造词、旧词新义和外来词等)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旧词语不断消亡,

3、新词语不断产生,新词语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解并能正确使用“新词语”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了解熟语,熟语的主要类别和基本特点了解各种熟语,理解“词”和“语”的区别正确使用熟语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主题展示引子感悟呆子“破”书多义词活动探究“意思”真有意思要点归纳1词义和义项词义就是指词所表示的意义。义项就是词义的单位。单义词的义项只有一个;多义词的义项有若干个。多义词具有多个义项,但是这些义项的地位并不完全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因此有的义项叫“本义”,有的叫“基本义”,有的则是“引申义”。2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多义词的不同义项词的本义定义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示例

4、“兵”的本义是“兵器”特点在古汉语词典中存在或在成语中使用词的基本义定义指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示例“兵”的基本义是“战士,军队”特点基本义一般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一个义项,基本义和本义可能一致词的借代引申义定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示例“兵”的借代引申义有“军事”“战争”和“兵士”等特点整体与部分、物品与使用者、行为与行为发出者、工具与活动、材料与产品、产地与产品等都有着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意识中建立起某种联想关系,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词的比喻引申义定义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

5、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示例“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比喻引申为“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特点比喻引申义与原意有相似性;比喻引申义为词的一个稳定义项3.词义的演变词的意义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词义的演变包括“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等现象。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深化定义指词的适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更准确示例“人”这个词古今适用对象一致,但古代解释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而现在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词义的扩大定义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示例“河”在古代

6、专指“黄河”,今则泛指一切河流特点词义的扩大总是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全体的特点词义的缩小定义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示例“子”原义包括“儿子”和“女儿”,现在只指“儿子”词义的转移定义指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词的概念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新的词义产生后,旧义一般就不复存在了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基本概念没变化,只是词的感情色彩转变了示例词的概念的转移:“涕”原指眼泪,而现代汉语中,除成语“感激涕零”“痛哭流涕”外,“涕”均指鼻涕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爪牙”原指得力的武臣、猛将,是中性词或褒义词,现比喻坏人的党羽,用为贬义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7、项是()A一个词并不一定只有一个意义,这些不同意义就叫作词的义项。B词典中同一个词下面列出的一个个的意义也就是这个词的义项。C义项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但不包括词的色彩意义。D即使一个词有多个义项,在一个特定场合也只能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解析:选CC项,义项既包括词的理性意义,也包括词的色彩意义。比如“帽子”有“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两个义项,后一个义项就有贬义色彩。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词如果只有一个义项,就是单义词;如果包含多个互相联系的义项,就是多义词。B一个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最初的意义,一般来说最早在文献出现时的意义,就是这个词的

8、本义。C在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现在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这就是基本义。D“引申义”顾名思义就是词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性联系引申出来的意义。相关性的词义引申方式是“比喻引申”,相似性的词义引申方式是“借代引申”。解析:选DD项,相关性的词义引申方式是“借代引申”,相似性的词义引申方式是“比喻引申”。3指出下列词中,哪些词的词义属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钱江河颠臭肉(1)属于词义扩大的词是_。(2)属于词义缩小的词是_。(3)属于词义转移的词是_。答案:(1)江、河、颠、肉(2)臭(3)钱4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A本义B引申义(1)都(2)安(3)爱 (4)病(5)

9、城 (6)从答案:(1)AB(2)AB(3)BA(4)AB(5)BA(6)BA5确定各个词语的本义及基本义,并指出哪些是借代引申义,哪些是比喻引申义。疙瘩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手上起了一个疙瘩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面疙瘩不易解决的问题:心中的疙瘩早去掉了方量词:一疙瘩石头方麻烦;别扭:结下了疙瘩本义及基本义: _借代引申义: _比喻引申义: _答案:链接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词语的意义,什么是单义词和多义词,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以及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有多种意义的词语。对应的高考考点是“正确使用词语(包

10、括熟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具体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即通常所说的“语境”。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文中考查的“重要词语”主要有: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衔接作用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比喻、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所谓“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就是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是与词典义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词语的概括义、引申义、隐含义、修辞义、指代义等临时意义或附加意义。例1(湖南高

11、考)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墨色浑厚华滋,层次分明;章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勾皴笔法遒劲雄健,开阖有度,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功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解析谷口人

12、家中的“人家”是泛指,指谷口的住户。“谷口”,是名词。A项,“人家在何许”指的是人家所在的地方在哪,“人家”可以理解为住户,与题干中的“人家”意思一致。B项,指的是女子未来的丈夫家。C项,“你”和“人家”相对应,是代词,指的是“我”(有亲热和俏皮的意味)。D项,“门第”与“人家”相对,而且“人家”的特点是“勤俭”,可知“人家”指的是家庭。答案A例2(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乾坤草亭朱良志明代王世贞家有弇山园,园中有一小亭,小亭坐落在丛树之中,四面花草扑地,绿荫参差,匾额上书“乾坤一草亭”。八大山人也曾画有乾坤一草亭图。一个小草亭,为何扯上广袤无垠、神秘无比的乾坤?又如元代画家吴镇,

13、喜欢独泛小舟于湖中,自称是“浩荡乾坤一浮鸥”。一只小鸟,为什么说是浩荡乾坤中的一只小鸟?而唐代船子和尚诗云:“世知我懒一何嗔,宇宙船中不管身。”小舟居然也成了宇宙中的一只船,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王维不是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吗?水虽穷,路虽尽,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中的一只船,反映出人的生命困境以及

14、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能路径。这是一种深层的生命自信。我们每个人都是渺渺宇宙的一个点,八大山人也有此认知,他早年号雪个、个山,自称“个山人”,这个“个”就是乾坤中之一“个”,一点。个,也可解释为竹,雪个,即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点青绿。在个山小像中,八大山人录其友人赞语:“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名理唾大莫载兮小莫破。”八大山人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虽然只是一点,当我抛弃欲望的追求,唾弃名理的缠绕,获得自身的独立的时候,我就可以齐同世界,拥有世界,我就是大全。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清初诗人张潮将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牖中窥月,这是一般的境界,没有改变山里人只知道山里事的看世界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庭中望月,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洞中之天,而是较为广阔的天地;第三个层次是台上玩月,则有“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的悠然,有包裹八极、囊括乾坤的境界,它站在世界的高台之上。这不是自高自大,而是心灵的悠游回环。中国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