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72041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我们之所以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因为有那蕴意丰富的“四书”“五经”,有那众说不朽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更是因为有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精神,有那“含而不露,敛而不扬”的表达艺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它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这门艺术,我们就要认真研习文本,结合实例,深入研究语言表达的各个知识点,多想,多练。同时我们更要通过阅读课本上及该书各模块补充的风趣幽默的事例,体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将理念贯彻到平时的语言学习中。篇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考点对接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词

2、语和句子。目的是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要遵循的原则是切合语境和达到效果,因此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和句子领悟选词炼句的精妙,培养自身的阅读、分析、评价能力。联系写作实际,讨论在语言表达中如何选择和锤炼语句,激发对阅读与写作的思考与热爱。词语的辨析与使用,要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1)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生动(2)炼字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格)。学习目的是对一些常用的修辞格作更细致的描述,以及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熟练

3、识别并恰当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把语言表达得生动、鲜明、得体,符合社会语言运用的规范(1)仿用句式(2)鉴赏修辞的艺术效果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语言的各种“色彩意义”。人们在使用语句时并不只是利用词语、句子本身固有的意义,还会附带自己的主观态度和表达风格,这就给语言带来了各种“色彩”,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学会正确运用语言的色彩来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熟练识别并恰当选用不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的词语,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语言表达的得体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了解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4、,不但可以从汉语现象中透视其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意,也能从汉民族文化的角度体会汉语的特点通过语言间转换造成的差异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传承民族文化在新课标考试大纲中“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间接涉及这一节的内容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主题展示引子感悟一字之师炼字出精彩活动探究要点归纳选词准确用词要精当,选择最能明确恰当地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生动不堆砌陈词滥调,善于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炼句简洁语言表达只要能够抓住要害、切中事理,即使只是片言只语,能传情达意便无须多言连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1选词、炼

5、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选词要求_、_。前者就是要求用词要_,选择最能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后者就是不要_,要善于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形象地_。答案:准确生动精当堆砌陈词滥调表情达意2锤炼句子要求_、_。前者说的是要用_的句子形式表达_的思想,力求言简意赅;后者说的是前后句子在_上要恰当地衔接,做到行云流水。答案:简洁连贯最经济最丰富内容和形式3.下列关于选词、炼句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词要准确精当,选择最能表达你要说的意思的那个词。B选词要善于选择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C锤炼句子,力求简洁,要求抓住要害,切中事理,只能“少”不能“多”,只能“减”不能“

6、加”。D写作中正确而又巧妙地选择不同的句式也很重要。解析:选C简洁不是单纯的语句简短,而是取决于内容的需要。如能传情达意,只言片语也可,但有时“多”一些,甚至“增加”些内容也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4试比较分析下面几组句子,说明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A.巴蒂斯塔知道非得让梅西上场不可。B巴蒂斯塔知道得让梅西上场。A.我赞成你的意见。B我不反对你的意见。A.她不是不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B她会唱,只是怕羞,不愿唱。A.手工业在改造之后,品种只许加多,不许减少;货色只许更好,不许变坏;技术只许提高,不许降低。B手工业在改造之后,品种只许加多,货色只许更好,技术只许提高。答:_答案:中A句“非得让梅西

7、上场不可”是双重否定,比B句“得让梅西上场”语气要强烈、坚定。中A句“赞成”是肯定的说法,B句“不反对”是否定的说法,后者语意轻弱,语气缓和。中A句“不是不会唱”是双重否定,但比B句“会唱”语气显得委婉。中A句包含了三组先肯定后否定的分句,构成正反对照,语意鲜明,语气强烈;而B句,语意较弱,语气也较缓和。5根据下面提供的词语,组合成一个语段,要求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不超过40个字)流水信念过程美答:_答案:示例一:流水怀着不灭的信念,朝着大海的方向不知疲倦的奔流过程,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生命之歌。示例二:流水在奔流的过程中,不陶醉于群山的壮美,因为远处风景更美!这便是它不灭的信念。链接考点语言

8、“简明、准确、生动”以及“炼字”这一节主要是了解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选词炼句的基本内涵。对应的考点是“简明、准确、生动”以及“句式的选用和变换”(“连贯”在第一课第一节已涉及,此处不再讲解)。考查点一简明例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

9、题时,考生一定要审清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阐明理由,在阐明理由时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条理清楚。从材料可以看出,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考生可从多个角度阐述观点,如说明密网光诱围捕不可取的原因,如何制止这种行为,以及在以后的渔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答案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

10、术。示例二: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考查点二准确“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需要。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

11、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例2(新课标全国卷)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_解析该图应属于思维导图类,要注意理清思维框架的层次。最低端是整个框架的中心:“瑶族村3日行”。下级节点分为两个方面“准备”和“实施”,每个方面又包含新的子节点。答案本次瑶族村3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考查点三生动“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形象可感。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语段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例3(湖北高考)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符合人物特征;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