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71898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第6课 拿来主义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拿来主义本课话题文化遗产一、从课本中积累“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从生活中积累一座古老的木桥,有着“人迹板桥霜”的萧索苍凉,有着“小桥流水”的茫然怅惘,它承载了无数游子的乡愁,更代表一种深厚动人的文化。一条古老的街道,有着江南女子温柔的思念,有着北国诗人一生的寄托,它是无数人心灵的故乡,散发着千年文化动人的芬芳。三、从名言中积累1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魏源2我觉得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是长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就是村落。冯骥才3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

2、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4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作者简介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

3、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 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主要有热风华盖集坟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二、背景回放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主张“全盘西化”,贩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观点,极力摧残民族文化。而在当时的

4、左翼文化战线的内部,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一些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同志,又把“采用旧形式”视为“机会主义”“类乎投降”,也不能正确对待民族文化遗产。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先生以马列主义学说为指导,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建设新文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回答了如何对待外国文化遗产(也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并富有创新意义地命名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后来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对待文化遗产的代名词,普遍采用至今。三、相关知识杂文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文学的语言表达议论的内容。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称为文艺上的轻骑兵;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

5、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包括一部分读后感),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在我国,杂文是一种“古已有之”、源远流长的文体。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多有这样的文章。历代作家的作品,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也都是杂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作家,为了战斗的需要,对敌人和有害的事物,揭微显隐,痛下针砭,广泛地运用了杂文这种体裁。这些杂文,如同匕首、投枪,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形成杂文的新传统和新风格。新中国成立以后,杂文作家,一方面继承了战斗杂文的传统,对有害事物迅速给以讽刺和抨击;另一方面又运用杂文的形式,热情支持、歌颂新生事

6、物(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或谈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马南邨的“杂文四则”),使杂文的写法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自诩(x)(2)残羹冷炙(gng)(zh)(3)冠冕(min) (4)吝啬(ln s)(5)脑髓(su) (6)徘徊(pi)(7)蹩进(bi) (8)毛厕(c)(9)存膏(o)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便(2)度(3)冠 (4)孱2语境辨析法(5)有人在网上散(sn)布关于那位散(sn)打冠军的谣言。(6)我们不要(yo)有了一点成绩就向领导要(yo)功请赏。二、写准字形(1) (2)(3) (4)(5) (6)三、用准词语(一)

7、明确词义(1)礼尚往来: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现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2)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3)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4)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5)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6)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辨析正误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互相尊重。但是牵涉到原则问题,要有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精神,敢于坚持。辨析:“不管三七二十一”指做事不顾后果,属于贬义词,此处运用不当。(二)易混辨析1形式VS形势填一填儿歌朗朗上口,容易理解,便于记忆,经久不忘,动植物智趣儿歌就是尝试以儿歌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动物、植物知识。今年以

8、来,全省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主线,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辨一辨“形式”指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形势”指地势(多指从军事角度看)或事物发展的状况。2.未免VS难免填一填他们通过“口水战”来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正义与非正义的博弈,未免表现得太“小家子”气。老师也不是圣人,难免有时候会犯错误,我们应该包容和理解。辨一辨未免: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难免:不容易避免。拿来主义通过对社会存在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现象的分析,提出其危害性,进而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从而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批判其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作者对待文化

9、遗产的正确主张,并指出了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拿来主义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中“碰了一串钉子”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碰了一串钉子”形象地指出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同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相继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中“捧着”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捧着”表明“大师”们的态度恭敬,勾画出他们媚外的奴才嘴脸,有奚落的意味。二、阅读课文第36段,回答问题。3第3段“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参考答案:“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媚外求荣的借口

10、,事实上的贫乏已经戳破了这个谎言;“大度”在这里不是“慷慨大方”,只是“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4第4段中“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参考答案:“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 也可以理解为 “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各种小东西。 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毒害中国人民, 欺骗中国人民,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银两。三、阅读课文第710段,回答问题。5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了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怎

11、样的态度?参考答案:“孱头”代表的态度是怯弱的逃避主义。“昏蛋”代表的态度是“左”倾的虚无主义。“废物”代表的态度是“右”倾的投降主义。6“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分别比喻什么?参考答案:鱼翅:比喻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四、阅读全文,回答问题。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参考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不做那种在文化遗产面前畏首畏

12、尾的“孱头”,也不做那种为了表示自己“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2)“挑选”,即“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3)创新,即创造新文艺,“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这是提出“拿来主义”这一观点的目的。1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2语言犀利、幽默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本文运

13、用了较多的比喻论证和反语,语言幽默而又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如“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的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论题)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把不易理解的和较深的事理用容易理解的和较浅显的事物来说清楚,讲明白,具有深入浅出、平易生动的特点。运用比喻论证应注意:(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

14、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但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请以“信念”为主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答: 参考答案:信念是夸父追日时不停的脚步,信念是雨中航行时对岸不灭的灯塔,信念是狂风肆虐时苍鹰不停歇的身姿。拥有信念,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点亮一片心空;拥有信念,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装点整个春天;拥有信念,一叶小小的扁舟,可以惊动一片海洋。近来,有些人把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为自己搬进西方的现代主义、存在主义等等作辩护。其实,这是对“拿来主义”的误解。“拿来”是与“送来”相对立的,自从帝国主义者发现我们这个古老的中国之后,首先送来的就是鸦片烟,其数量逐年增加,结果不但捞走了大量银两,而且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面黧肌瘦的“大烟鬼”。这使得清朝政府中一些较有识见的官吏,也担心这样下去,“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不得不起来抵制鸦片输入了。然而,帝国主义硬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